2007年8月23日 星期四

自閉兒在大學資源班老師心得分享(3)

所以我大概整理了一下學習的方式,
課本不是唯一的教材,
他開始必須要靠自己去找資料,
我的學生他在找資料的部份他就很辛苦,
因為他不大知道怎麼去透過老師課程的東西
然後去找一些比較相關的資源。
他有的經驗就是高中課本,
我那學生他唸的是理工科,
理工科高中跟大學的難度其實是差很多的,
他在大學的課本念不懂他找的是高中課本,
就是這是他現有的能力,
所以他就算找再多過去的資源,
其實對他現在在學習上的困難是沒有幫助的。

然後他在念原文書有很大的困難,覺得他看不懂,
不大知道原文書到底是什麼東西,
然後他就去跟同學印課本,他印的是同學在單字下面寫中文,
就是今天其實真正他的困難
是他沒辦法去理解到底那個課文到底在講什麼,
所以即使今天同學借他的課本
影印裡面是只有英文單字下面有中文,
他一樣是沒有辦法去理解,
所以我看到的那學生他花了非常大的力氣
在想辦法讓自己學會,
可是他用的方式其實不適合在大學的學習,
但是他已經累壞了,
他覺得自己已經盡他所能,但是成績一樣不好。

再來是考試方式,這是非常多的孩子遇到的困難,
申論題出現了,過去我們大概就是選擇題啊,配合題,
就是那種有標準答案的題目。
可是大學裡面老師要訓練學生邏輯思考推理的能力,
我們開始出申論題,申論題就是訓練你掰的能力,
就是我們怎樣把一句話變成十句話,
然後把一個沒什麼的東西講的很有道理,
這大概是學生他們在大學必須要去學會的東西。

可是我們的孩子他們很簡單,很單純,
啊我想的只有這樣就寫兩句,啊我想不出來就空白,
所以一科裡面大概有三題申論題七十分,
所有的都空白他只有三十分,
所以他們不會寫申論題,他不懂什麼叫做申論題,
他一直去想申論題不知道不知道是什麼,
看的懂就寫看不懂就不寫,
再來就是誤解題意也是很明顯的一個現象,
所以只要有一科有申論題,
申論題的分數通常都很高,
大概都至少十分十五分二十分,
當他開始看到我這張考卷我就算有其他固定答案我會寫,
我頂多五十分六十分。
那是一個很大的挫折的感覺,
所以他們其實需要具備寫申論題的能力。

再來一個更大的挑戰是團體合作,
我們的孩子都很害羞,
他們都不知道怎麼去跟人家相處。
可是在大學裡面,
老師就是希望學生之間彼此激盪,然後透過分組討論,
就是要訓練他們怎麼去溝通協調合作的能力。
分組報告課堂也有很多分組的討論,
所以他們常常就是自己在旁邊,
然後有好心的同學就被拎過去,
可是他還是做在這一組的旁邊,
所以那個整個學習其實是很片段的,
他一樣坐在小組裡面可是他真的不知道大家再做什麼。


最後好意的同學會告訴他我們大家在討論什麼,
現在在分工怎樣你分到哪一塊,
然後有一些可能也不知道怎麼跟他相處的同學
就乾脆算了算了就讓你掛名在我們這組,啊我們做就好。
可是其實這對他們來講並不好,
因為他每一堂課都必須要面對分組報告課堂的討論,
那掛在旁邊這樣掛下去也不是辦法,
他不能掛字面而且他並不可能那麼幸運可以掛字面,
啊很有可能他到大二的時候同學就受不了了,
就是我幹麻要掛一個人在這然後把大家累死,
所以他如果沒有辦法去了解什麼叫分組報告,
他不知道怎麼去跟人家分組,
不知道怎麼去跟人家說他的狀況,
他到後來就會慢慢的退出這個班級,
退出這個團體,一樣又不去上課了。

那我那時候的那個學生
他在分組報告的時候他真的很困難,
他開始不去上課就是我開始跟他討論,
發現分組報告的課他就是不太愛去上,
因為就得面臨分不到組或是被人家撿走的命運。
那我開始跟他去討論,就是在這個班級裡面,
你有沒有覺得哪一個同學比較和善,
然後如果說你沒有辦法知道這個課程在做什麼,
遇到困難有沒有人可以去問。
開始跟他去討論是他必須要去學會一個觀察的能力是,
這堂課的老師是不是一個和善的人,
他是不是你問問題他是有耐心可以回答你的人,
如果老師是的話,老師新的資源,
如果老師不是,那就得從同學著手。


那在同學裡面,
有沒有誰是比較常坐在你的旁邊,
或者說你有沒有看誰比較順眼,
開始要跟他很細很細的去討論,
你覺得在班級裡面有沒有人是你去跟他講話比較沒有壓力的,
然後你可以去跟他提出你的困難。
然後我們的那個學生他的觀察力還蠻敏銳,
他還知道班上有哪些人是可以,他會想去跟他說話。


然後接下來更細的還要去討論,
你要怎麼跟他說,
因為你也不能夠看人家和善就靠過去坐他旁邊,這樣也很奇怪。
所以在來就跟他討論,如果你覺得這個同學和善,
那你要怎麼去進入他的小組,你要怎麼請他幫忙,
我們開始很細很細的去討論,甚至連你怎麼去說,
怎麼去邀請別人,這些東西都必須要讓他有一個底,
他很清楚他可以做什麼,
進到教室找到哪一個人坐在他旁邊
他可以問他什麼可以跟他說什麼話,
他好像這樣才比較能夠安心,
才有機會進到教室裡面去,
所以我們那個學生他到後來,
他進一個班級就會有一個習慣
開始去觀察這個班級裡面有沒有比較和善的同學,
有沒有過去曾經同班的同學,
如果有過去曾經同班而且又是和善的是最好,
就是這堂課他就可以比較放鬆,
可是如果這個班級沒有過去認識的,
他就必須開始要一進那個教室就去看他可以找誰。

然後他到後來幾乎每一堂課
他都會找同學去問說課堂的要求是什麼,
然後問小組討論我可不可以加入你們這個小組,
我覺得因為過去他沒有具備加入小組的能力,
所以他是壓力很大的,
可是當他慢慢的知道怎麼加入小組,
他就不再那麼害怕去上課。

然後再來是剛剛講的,原文書不等於學英文。
原文書其實就是把知識用英文的方式呈現,
所以譬如我們今天在念歷史地理我們也不是在唸中文,
我們其實是在理解裡面的道理。

可是其實我們的孩子他其實常會把原文書當成英文在念,
就是每一個單字都查,然後他不大知道怎麼去看原文書,
就像我們再看一本書,考試前沒時間了也知道說粗體字唸,
然後前面的前言就不要理他,反正那都是廢話,
然後只要裡面有列出一二三四只要有這樣列點的那就有可能是重點。


所以其實每個學生他在進到大學,
他的英文不見得好,
其實一般的學生他在念原文書也遇到很多的困難,
可是他開始會去抓,怎麼樣投機取巧的方式去念原文書,
可是我們的孩子不會,
他還是很老實的從第一個單字開始查查查查查查,
所以永遠老師一個禮拜教二十遍,他只能唸兩遍,
他的落差越來越大,
然後他把重點放在英文字的理解
而不是這個學問的理解,
這個東西也是他欠缺的能力。

然後再來是到了大二以後的困難會變的很大,
因為大一的話通常都是共同必修,
就是一些基礎的訓練,
然後跟高中的難度不會差太多,
所以大一什麼國文,英文,
數學基礎的這些課程他的難度大概都比高中難一點,
甚至有的更簡單,所以在大一的適應通常都還OK,
可是進入了大二的專業科目,就會有很大的困難,
因為他突然從一個基礎然後基礎的課程進到一個比較專業的課,
很多很多專業的東西進來可是這些東西有的很抽象,
有的是很困難,然後就會有很大的困難。

所以在這邊我會建議就是各位家長,
當他升大二的時候大家在選課一定要特別小心,
就是他們雖然很想畢業,然後就會卯起來選課,
就是這個也選那個也選,
然後共同必修就全部都選了二十幾個學分。
可是他其實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去面對
那麼多艱深的專業科目,
所以我比較建議的是他們在大二的時候,
當然也是要視他大一的學習狀況而定,
如果說我剛剛前面講的
這些適應大學生活的困難他們都沒有的話,
那我覺得大二或許他可以放膽多去選一些課。

可是如果他在大一已經陸續出現我剛剛講的這些困難的話,
請你們務必要提醒他修那麼多專業科目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他或許要開始去評估他的能力到底可以修多少。
那一般的大學裡面像有最低學分的限就是十六學分,
可是如果像我們學校的資源教室,
這學生的能力真的有困難,
他沒有辦法修到十六個學分,
我們可以上專簽
然後讓學校那邊知道說他因為特殊狀況他可能只能修十學分。
所以這東西是可以談的,
可是千萬不要讓我們的孩子
這樣硬撐到二十四學分當掉十二個學分,
其實那對他來講是很挫折的,
所以我們寧可在大二的時候少修一點,
然後讓他把專業科目的一些基礎打好,
他之後再去修其他的專業他會好一點。

所以剛剛這樣聽完了
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好可怕,
就是其實大學的學習跟高中真的完全不一樣,
高中填鴨式的教育,
可是大學是你必須要突然發展出非常非常多奇奇怪怪的學習能力,
這不只是我們的孩子有困難,
其實一般的大學生他們都在大一的時候都有這樣子的一個適應期,
那當然也有人開始討論就是大學教育的那個目標跟難度
會不會跟高中是不是有太大的落差,
我們的孩子到了大一都會有這些問題。

可是我覺得在這個問題想出來之前
我們真的要先去看清楚,
就以現在的條件來看其實高中跟大學真的不同,
那個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我覺得我們的孩子就是需要花時間,
他需要的時間是很長的,
他可能要從高二到高三開始對大學做準備,
讓他有半年一年的時間開始去為大學做準備,
他必須把一些基本的能力做好,
他進大學才不會有那麼多的困難。

然後再來是人際關係,
我在不認識我那個學生之前,
我以為自閉症的孩子就是不跟人家相處,
可是後來我跟我那個學生接觸之後,發現他很愛跟人家相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