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1日 星期二

所謂的復健訓練-婦幼醫院

所謂的復健訓練,

並不是代替幼兒"做"或是替他們"動",

而是幫助幼兒建立自發、自動的意願來學習,

靠這些有目的的活動,

來影響他的生理、心理、社會和環境,

以一連串的學習來促進他的生活品質和自我實現,

以建立一個滿足自己和減輕他人(家人)負擔的生活。



復健師的職責是由整體來看一個孩子的發展,

評估孩子的問題,找出問題,擬定治療計劃,訂出目標,

藉著神經學、發展學、心理學、精神醫學上的技巧來解決問題,

使他們的發展能更接近其他健康孩子,

進而能回到學校、社會,和一般孩子一同學習、一同生活。



父母需配合復健師的訓練,

將復健訓練溶入曰常生活—衣、食、住、行、育樂的例行活動中,

使他們能接受多方面的能力訓練,


並應用在曰常生活中,

以遊戲的方式,正向的鼓勵,等待反應來代替批評、指責,

由循序漸進方式訓練,

由三、五分鐘開始,到能完成一件事或上一堂課的時間。

如此,既不影響家庭作息,父母也可享受到養兒育女的樂趣。



切記!父母們別忘了常和醫師、復健師、心理師,社工人員……等

合作、討論,以為自己的孩子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復健師的工作內容

一、肢體復健對象:

發展遲緩、腦性麻痺等小朋友。



需要訓練現象包括:

六個月大的娃娃頭仍抬不穩,

八個月了,仍不會翻身,

而一歲了不會獨自坐穩,

二歲了不會放手走等。





訓練項目包括:

肌力正常化訓練,動作發展訓練,

擁抱及姿勢的控制、動作協調訓練、曰常生活訓練。




二、語言及社會性訓練對象:

語言發展遲緩、或有溝通障礙的小朋友。



需要訓練現象包括:

兩歲了不會叫爸爸、媽媽,或是對外界事物沒反應,

三歲了仍以動作或丫—聲和他人溝通,

四歲了講話仍不清晰、無法和小朋友玩在一起等。



訓練項目包括:

口腔功能、口腔動作、口腔減敏訓練、餵食訓練、

認知理解、人際溝通、口語表達、構音訓練、社交技巧等。



三、其他感官刺激訓練對象:

觸覺敏感、聽覺、嗅覺、味覺、動知覺、

本體覺表現不當的小朋友。



需要訓練現象包括:

怕別人觸碰者,聽到大聲音害怕、

或對某些聲音敏感,

走路時常碰撞東西或跌倒者、

不敢爬高、不敢盪秋千、溜滑梯等。



訓練項目包括:各種感官刺激訓練、動作技巧訓練。



臨床心理師的工作內容

一、發展測驗:

發展測驗能使治療者與家長了解小孩的發展狀況,

其目的主要在於了解小孩各方面的發展

是否落後於正常的發展範圍內,

以期望配合小孩發展現況

而予以適當的早期介入醫療訓練。




常用的發展測驗包括

「丹弗兒童發展量表」、「中國兒童行為量表」,

及已在國內具有較完整常模及標準化計分

與實施過程的「貝萊嬰幼兒發展測驗」,

這份測驗能評估嬰幼兒的感覺—知覺精確度,

區辨刺激及反應刺激的能力,

記憶、學習及問題解決能力,

語言表達及早期的類化,

歸納及物體恆常性觀念的能力,

此外,

它亦能評估一些通常不被認為是智力或心理功能的能力,

包括大肌肉、手指的精細操弄,以及身體控制的能力。

這些測驗的進行,都需要受過訓練的臨床心理師的執行。



二、智力測驗:

智力測驗能幫助我們了解小孩一般的認知能力,

臨床上常以「魏氏兒童智力測驗」及「比西智力測驗」

來評估兒童的智力能力。經由客觀的智力能力評估,

可以使父母對小孩調整出適當的期望,

並能以適於小孩能力程度的教育方式

來幫助小孩發揮既有的潛能。

此外,

我們亦可由智力能力與學業表現的差異與否

來較正確評估小孩的學習狀況。



三、聽障兒童智力測驗-Hiskey:

聽障兒由於聽力的缺失,喪失常人所應有的學習環境,

因而在評估心智能力之時,施測的過程興計分,

皆須對其特殊狀況有所考量,

而Hiskey正是專為聽障兒所設計的智力測驗。

它可以用來評估聽障兒

一般的認知能力以利將來教育方針的參考。



結錄:聯合醫院-婦幼醫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