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如何幫助孩子與老師和睦相處
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課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喜歡某位老師,
尤其是那些對學生很好、能啟迪學習興趣的老師。
研究顯示,
與老師相處融洽有助於學生的課業表現,
老師也可能對孩子影響終身。
但是,漫漫求學路,沿途總會遇到不熟悉的老師,
甚至不喜歡的老師。
如果孩子與老師的相處出現問題,
父母該怎麼幫助孩子呢?
不喜歡這門課
據kidshealth.org報導,
首先,家長應試著找出原因,
有可能是孩子不喜歡這個科目,
從而影響了與老師之間的關係。
這時,可參考其他學生的建議,
引導孩子正面看待這門課。
有些學生說,他們會把這門課想像成一塊墊腳石,
一塊能幫助你達成更遠大目標
(上大學或取得文憑等)必經的石頭,
這有助孩子用更客觀的心態上這門課。
有些學生則試圖找出該門課的實用價值所在。
孩子也許真的很討厭數學,
但若能學會計算平均數或百分比,
也許在一些生活大小事,
從計算運動比賽勝率到給小費等,
都可以幫得上忙。
如果孩子覺得這科很難,
討論請家教補救的可能性;
如果孩子覺得這門課很無聊,
和他喜歡的老師或朋友談談,
試著以另一種觀點來對待這個科目。
例如,伊恩(Ian)常常在歷史課時睡覺,
因為他覺得過去的事情離現實太遠,
總是提不起勁來。
但當他與導師談過之後,事情有了轉機。
導師發現伊恩的曾祖父曾參與二次大戰,
建議他用曾祖父的信件作為歷史報告主題,
事後伊恩不只得到A的好成績,
也與許多他幾乎已遺忘的家庭成員取得聯繫,
彼此更加了解。
師生關係是雙向道
如果孩子喜歡這門課,
但就是無法接受、甚至討厭這個老師呢?
事實上,在任何一種人際關係中,
個性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人就是很自然地與某群人相處得來,
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
然而,學習與不太合得來的人一起工作,
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技巧,不論你的目標為何。
因此,就像其他人際關係一樣,師生關係也是個雙向道。
對任何一段關係而言,謙遜與尊重是最起碼的基礎。
就像老師必須公平的對待每個學生,
學生也有自己該負的責任。
孩子不須喜歡老師或同意其每一句話,
但必須教導孩子維持禮貌、尊重老師。
告訴孩子有時老師也會受到個人問題的影響,
如工作壓力、家庭或健康等因素,
使其變得暴躁不安、易怒或無法專注。
當然,若老師的行為已涉及歧視或暴力對待,
應立即向其他老師報告。
最重要的是,
在孩子面前提到老師時,必須以正向的態度談論。
父母時時展現尊重、以禮待人,
孩子自然耳濡目染、學習模仿。
如果家長對老師有負面看法,孩子也會受影響。
若家長與老師之間有問題,請直接與老師溝通。
經常練習 習慣成自然
幫助孩子與老師相處融洽,父母時時都可以進行。
SchoolFamily.com為家長提供了一些小技巧如下:
1. 根據孩子的努力程度獎賞孩子,而非結果導向。
如果只有成功了才會受到讚揚,
孩子可能會害怕嘗試新任務,或只嘗試一次就放棄了。
2. 向孩子展現大量的愛與尊重。
孩子如果知道包括老師在內的大人,
都很在乎他們、想幫助他們,
對老師的指導就更能接受。
3. 時常讓孩子練習傾聽技巧,培養耐心。
孩子除了必須在課堂上傾聽之外,
還必須遵守指令、與小組合作;
當老師無法馬上回應他們時,更需耐心等待。
4. 鼓勵開放性溝通。
知道如何跟父母或兄弟姐妹表達自己的小孩,
與老師談話也較容易。
專家都同意,若孩子人際關係不良,就算成績再好,
將來在社會發展也會遇到難關。
孩子品德的養成與人際關係的發展,
父母責無旁貸,最好隨時隨地教育,
反覆練習,
在潛移默化中自然習得與人和睦相處之道。
(責任編輯:畢儒宗)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2/5/28/n3598955.htm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以自己不斷的付出換取他人來善待自己的小孩
來承受與忍受很多事情
只是發展遲緩的孩子要承受的,
會比一般人更多就是了
但未必沒有發展問題的小孩,
會過得更快樂
就像建中的學生,
就要承受眾人對其課業、人品要求與期待的壓力
也要承受跟同儕競爭失敗的壓力
其實不見
得比一個自閉症孩子所要承受的更少
只是家長們會認為
優秀的孩子要承受那一些是種必然,
甚至是種幸福
而發展遲緩的孩子所要承受的,
就是一種悲哀這只是家長與社會的偏見
其實這一些承受都是成長過程中所必需的
只是不同的人所必須要做的功課不同罷了
不須要有優劣差別的看待
反而是要逆來順受,
接受自己會受到不平等對待的事實
然後在這過程自立自強,
以自己不斷的付出換取他人來善待自己的小孩
¨/\_/\ ♥
>^,^<
¨¨/ \
¨(__)♥ღ陳政雄醫師的提醒ღ♥
很多事、經歷了、才明白、瘋一場。
誰也不是誰的誰、誰也成不了誰的誰。
唯一成為永恆的真理是、照顧好自己、別渴望別人。
面對難題的首要原則,也是面對難題唯一可用的心態。
冷靜下來,才能平靜的思考。
與其陷入難題中,深深難過着,不如跳脫出來,才能認清事實。
心若靜,則境界明朗、事事分明,就知道何者當為,何者不可為。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即使當不成人氣王,至少不必變成班上的冷空氣
(摘要)
人人都需要朋友,
愈是高年級愈需要同儕的認同。
在群體裡被孤立的孩子,
內心其實都渴望擁有朋友,
卻往往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不知道從何做起?
父母及師長應該協助孩子,
找出問題並逐一突破,重新開展同儕關係。
即使被拒絕、被孤立,也不要孩子變成可憐蟲!
請告訴孩子:抬頭挺胸,面露微笑,
被拒絕了,也要很優雅、很堅強。
讓孩子練習幾個簡單的句子:
「這回不行,那下回吧!」
「好吧,就這樣囉!」
堅定的短句子,可以保護孩子,
在他被毫不留情的拒絕時,
能迅速脫離受傷害的戰場。
兒福聯盟調查發現,近六五%國小孩童,
曾因在學校遭排擠、被嘲笑而恐懼上學。
不讓孩子在班上被孤立、排擠,父母得幫忙。
化解隔閡不易,但也不是不可能,
只要防範得宜,多加注意,
還是能幫孩子重修人際關係課。
即使當不成人氣王,至少不必變成班上的冷空氣。
五步驟,改善孩子被孤立
一、調查原因,釐清真相
二、針對缺點,主動出擊
三、抬頭挺胸,建立自信
四、轉換情境,重新出發
五、友誼清單,單點突破
全文請看:親子天下雜誌19期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037&page=1
當經驗值儲存量足夠,孩子就會有同理他人的能力
不管是同學間的欺負、嘲笑、排擠、肢體衝突等問題,
都是校園人際間(包括同儕和師生之間)
缺少尊重、友愛、正義等同理他人的特質。
當然,霸凌他人的孩子最需要培養同理心;
但其他所有知悉霸凌的「第三者」們,
若也能有強烈的同理心,
那整體校園文化就會呈現出友善氣氛,
霸凌的現象自然也會減少。
同理心不光是用教的,
最重要的是要儲存「被同理」的經驗。
當經驗值儲存量足夠,孩子就會有同理他人的能力。
但如何讓孩子感受到「被同理」?
「被同理」是怎樣的感受?
當一個人內在的感覺、感觸、情緒被他人了解,
被了解的同時也被接納,
敢把自己內在最真實的部分展現出來,
而不被論斷對錯,就是「被同理」了。
但是,大人常會說:
「孩子有些觀念要指導啊,他不能私下罵老師!」、
「這點小挫折不需要難過,想想比我們更可憐的人都有啊!
要堅強一點。」、「不能討厭自己的妹妹!」、
「怎麼可以這樣自私!」、「跟朋友相處不能那麼愛生氣。」……
的確,有時聽到孩子的觀點,大人會覺得他們需要「被教育」;
但急著糾正孩子不代表他們就會聽進去或被導正。
大多時候,他們只是壓抑自己,或不在成人面前表現而已。
僅僅是糾正,並沒有達到「教育」效果。
因為外在的指責與論斷,沒有被孩子內化、接受。
孩子缺乏「被同理」的經驗,就難以產生同理他人的能力。
這也是校園中霸凌現象隨孩子年齡增長,
而愈演愈烈的原因。
很多道理不是老師、爸媽沒有教,
而是沒有教到有內化效果。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002&page=1
親愛的家長您看到的是什麼?
孔學君記得大兒子王睿萌從小就是個神童。
他八個月開始說話。
一歲時會唱歌,一歲半時能背誦唐詩,
三歲自己會彈鋼琴作曲。
父母於是聘請鋼琴老師教授。
這時發現他不好教,
總是依自己的方式彈琴,
不聽老師的指導。
王睿萌三歲半開始上幼兒園,
老師指出他在學校會隨意開關電燈,
或拿別人的東西吃。
"出現許多在家裡沒有的問題"。
家人認為他只是不太聽話,
而且聰明的孩子總是比較頑皮。
半年後孔學君帶孩子到兒童醫院接受測驗,
診斷出有高功能自閉症的亞斯伯格症
(Asperger syndrome)。
起初孔學君不相信,也不同意這個結論,
畢竟精神症狀診斷空間很大。
於是她帶兒子到全美各處,
自費尋求十餘位名醫診斷。
漸漸的,
孔學君不再需要一個醫學名詞給她定論。
她看得出來,孩子需要一些幫助。
王睿萌目前就讀高中一年級。
他採用跳脫框架外的思考模式。
有別於一般人拿出數學教材解題,
他的題目與答案都在腦海中。
和其他青少年一樣,
王睿萌希望結交好朋友。
當人情世故改變時,他有挫折感。
他不明白為什麼同學間不能和平相處。
也不理解不久前還有說有笑的同學,
為什麼突然反目成仇。
孔學君回憶,王睿萌四年級起,
同學就不再邀請他參加慶生會。
到了青春期,王睿萌對異性產生好奇。
孔學君鼓勵孩子提問,
並開誠布公地講解身體構造與男女感情,
同時解釋社會規範與行為。
孔學君強調,
父母要耐心的傾聽,做他們的朋友。
如此,才能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想法。
孔學君指出,接受特殊教育輔導學生的家長,
有權利召開會議,
與學校協商一個最適合孩子的教材與教育方式。
雖然一般教育企圖以懲罰防止負面行為,
但她觀察,鼓勵更能幫助孩子發展長處。
醫學理論雖然提供許多自閉症的療法,
然而身為母親,孔學君有更深一層的憂慮。
大學的升學管道與課程,
普遍沒有考慮到自閉症學生的需要。
而他們畢業後如何找工作自力更生,也是問題;
交友結婚更是尚待完成的人生大事。
孔學君一直努力為兒子計畫人生藍圖,
但是瞭解父母能替子女所做有限。
她不免擔心當有一天不能照顧孩子時,
又有誰能取而代之。
孔學君相信,
社會對自閉症人士最好的幫助不是救濟金,
而是一個讓他們能獨立生活的方式。
全文請看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hof/18703866/article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態度是伴隨一生的財富
作者﹕陳竹月(國中教師)
教學生涯中,也曾碰到一位怠學、冷漠的同學對導師說:
「你不用管我的功課,最後給我一張畢業證書就好了。
反正我來念這個學校,只是想要畢業證書。」
老師回辦公室後失望的說:
「如果任何事情都可以這樣簡化,
同學讀書是為了畢業證書,老師教書就是為了錢嗎?
人生的意義要低下到這樣的地步嗎?」
這樣的觀念,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不久即將屆齡退休。
課餘時與我分享她在教育上的感想:
「20幾年了,每年帶一個新的班級,
我都會思考要給孩子些什麼?
直到現在,我才真正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她說,漸漸地,她已經不再患得患失,
斤斤計較學生的課業成績、
比較哪個班級的平均比較高、
基測之後出了多少個滿級分的同學。
相對地,她非常重視同學的生活常規和態度,
以及參與校內各種活動時是否用心投入。
她認為:
「要讓同學知道,必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即使是場邊的一個啦啦隊員都很重要。
那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因為到最後,出了社會,成績根本不算什麼,
關鍵是在面對生活時候的『態度』。」
這種態度
是一種與人為善、認真付出、謙虛學習,且胸襟寬大。
她提到一個令她喟嘆的優秀女孩,從國一開始,
她就在媽媽近乎苛求的期待下名列前茅。
除了讀書,從不參與任何課外活動,
永遠靜靜的冷眼旁觀,或是在旁邊看她的書。
在一個升學主義至上的世界裡,
她不需要朋友,也的確獲得許多的肯定與讚美。
爾後,她順利的考上北一女,進入第一志願台大就讀,
但是人生卻不如她想像的那麼美麗。
同學說,她在校園中的身影是那樣地孤獨失落。
後來,老師輾轉聽說,
女孩子決定畢業以後,要到森林小學教書。
母親聽了勃然大怒:
「如果妳要做這樣的決定,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們呢?
我們也不用辛苦的一路栽培妳到台大了。」
爾後,她就很少再聽到這個同學的消息。
母親觀念上的偏執,造成了女孩的不幸。
無可諱言的是:
成績的榮耀、高薪的工作,
優秀的表現,都是人生追逐的目標。
但是人生遠不及於此。
到最後,我們會發現「成績」、「事業」與「金錢」,
都無法定義自我的意義與價值。
而這些價值的祕密,
也只有透過真心與熱情的付出,
承擔痛苦與失落的過程,
才能展現在我們眼前,
也才能伴隨孩子長遠的一生啊!
摘自大紀元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濫用表揚 孩子更易逃避困難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有時候表揚並不能真正幫到孩子,
濫用表揚更是對小孩有害。
老師和父母應該表揚孩子付出的努力、
取得的進步而不是表揚結果。
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表示,
一些過多的、含糊的「空表揚」並不能給學生帶來長遠的好處。
歷來教育界所流行的理論
是提高學生的自尊、自信能給人帶來成功。
這使得老師和家長傾向於
在學生所取得的任何成功上都給予表揚和肯定,
以此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然而近日研究聲稱,那些不經努力便可獲得的表揚,
並不能真正幫助學生,
濫用表揚的後果會讓學生錯失許多重要的學習機會。
老師和家長應該學會更注重學生在過程中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而不是僅僅讓學生得到溫暖卻模糊的稱讚。
史丹佛大學心理研究學家卡羅爾迪維克說:
「我們以前一直認為,我們可以把學生所需的自尊感,
通過這些表揚傳遞給他們,
但現在我發現這樣做的話將會事與願違。」
經常被稱讚聰明的學生,
他們會更容易逃避那些複雜而困難的任務,
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聰明」因一次任務失敗而蒙上汙點。
然而,因努力嘗試和勇於冒險
而被表揚的孩子則正好相反,
他們十分清楚自己的聰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而是通過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逐漸積累起來的。
些孩子更願意享受挑戰,並且取得更大
的成功。
摘自大紀元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家長學會了面對,孩子才有真幸福
帶著年幼的孩子在陌生的環境求醫、
到處做各種檢查評估,
常讓家長與孩子精疲力竭。
當確定孩子有身心障礙或發展遲緩時,
家長們也都走過一段艱辛的心路歷程
這樣的心情轉變是正常的,
只是每個人調適的時間長短不一。
母子連心,孩子雖然不一定知道原因,
但其實都可以很敏感地察覺照顧者情緒的變化,
所以家長若有比較好的心理調適和穩定的情緒,
更能發揮潛在的教養智慧,幫助孩子快樂成長。
您可以試試下列方法:
(一) 找資訊
● 看書,增進對兒童發展的知識
將有助於您在日常生活中
敏銳地觀察孩子的行為,
了解孩子的學習特徵與困難。
● 上網,找尋相關的醫療、教育、
社會福利及協會資源。
● 主動請教其他家長,經驗交流,
可以減少您獨自奮鬥摸索耗費的時間。
(二) 家庭溝通
● 把在醫院所得到的訊息告訴其他家人。
● 家人如果還是不了解問題或無法接受,
請記得耐住性子,避免批評或互相責怪。
可邀請家人們陪同,
一起帶孩子去看醫生、問問題,
徵詢專家的意見。
● 製造機會讓家人們親自陪孩子參與活動,
多看看孩子的行為表現,
了解他和同齡兒童的差異。
付出時間陪,投注心力教,
才會有真心接納的感情。
● 對孩子的教養態度要一致,
作息規律、原則明確,孩子才能有所遵循。
● 努力營造積極與鼓勵的家庭氣氛,
培養孩子面對挫折。
有勇氣慢慢前進的遲緩兒,
勝過退怯不前、原地踏步的孩子。
家人可以提供支持助力,
但有時候也可能是挫折阻力的來源。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生活中看似無解的婆媳問題與夫妻問題,
都會讓子女教養變得更複雜、更無助而無奈。
如果嘗試家庭溝通的結果讓人失望的話,
千萬別氣餒,
告訴自己:不管處境如何艱難,
孩子生命中需要一個不放棄他、陪伴他的人。
堅持下去,您就是那個成就孩子幸福的貴人。
兒童心智評估與診斷的迷思
晚婚及家庭少子化是現今社會趨勢,
也因此父母通常有能力
也更捨得在孩子教養上投注心力及經費。
細心的父母為了提昇親職能力,
努力查詢研讀、充實相關知識,
因此「照書養」或說「照網路養」,
幾乎是新手父母必經之路。
隨著知識的普及,
父母看了書或報導後懷疑自己的孩子可能有問題,
好像是遲緩兒、自閉兒、過動兒、亞斯伯格症…,
因此就醫、尋求評估。
然而,評估之後就能解答家長的疑慮嗎?
以下就來談談家長們常問的、關於評估與診斷的困擾。
Q: 評估之後就一定能確定診斷了嗎?
A: 其實不盡然。
因為臨床實務上有其限制:
(1)
評估效度的限制:行為評估結果的推論有效度,
十分倚賴資料來源的可信度與資料間相符的程度。
母親抱怨說孩子坐不住、動來動去、學不會,
但奶奶可能會說媽媽要求太高、太緊張,
小孩子都是這樣、沒什麼,因而兩人提供不一致的訊息。
所以就醫評估時,若能盡量具體釐清事實,
在不同情境中由不同人評估也能獲得一致的結果,
則較容易確認診斷。
(2)
診斷標準的限制:
診斷疾病若能以明確或量化的標準來定義,
則只要病狀符合或施行相關檢查驗證,即可以確認診斷。
例如:
以聽力檢查確認是否聽力障礙;以染色體檢查確認是否異常。
然而,
就兒童精神診斷而言,雖然國際上已有慣用的診斷標準,
但精神狀態與行為評量無可避免涉及個人主觀心証,
例如:DSM-IV(美
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
診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採用[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不適當地活動量過度]等許多行為準則。
專業人員是否有足夠的背景知識與臨床經驗,
及是否採用適當的行為參照標準,
皆影響其個人對於症狀的判斷。
(3) 不同的診斷可能涉及相似的行為特徵,
例如自閉兒可能十分過動、難專心;
癲癇兒童可能有衝動、過動或自閉特徵;
過動兒或聽障兒若合併智能障礙,
則在發展早期也容易出現自閉特徵。
這些狀況都會使確認診斷的難度提高,
尤其合併多重問題時更不容易鑑別。
Q: 為什麼不同醫院,
或同一家醫院的不同醫師、心理師或治療師,
對孩子的診斷不一樣? 有人說他自閉、有人說他過動,
也有人告訴我他正常、不用過度擔心。
A:
承上所述,臨床評估與診斷的確有其限制,
因此,若孩子的特徵越是符合某診斷的典型、越是嚴重,
則越容易確認診斷;
反之,則容易落入診斷與否的灰色地帶。
另
一方面,
不同專業人員對於告知診斷的態度與時機可能抱持不同的想法,
醫病溝通的技巧也大不相同。
態度較嚴謹保守的專業人員在面對非常焦慮的父母時,
為了避免父母心理反應過大,可能會決定慢慢透露,
藉由多次觀察或完整評估後再解釋並告知診斷。
另外,
面對某些教養方式極端不適切或是對孩子問題怠慢輕忽的父母,
專業人員為了掌握時機,
有時可能不得不對父母來個當頭棒喝並曉以大義。
這些不同的溝通風格作法,很難說誰對誰錯,
專業人員在當下也不見得能即時了解父母就醫的想法,
以及其是否已經有心理準備孩子可能會得到一個診斷。
舉例來說,
有些父母因為孩子不會說話而就醫,
心想可能就是語言發展遲緩,
但專業人員發現其實是自閉症;
然而對父母而言,
自閉雖然不是陌生的名詞但卻是想都沒想過的事,
可想而知父母獲知診斷後會有多驚嚇與不安。
許多父母會換一家醫院看、尋求第二意
見,將心比心,
我們可以理解也不反對,
但父母切記:
(1)據實以告,最好提供之前的評估報告書作參考,
可避免重複的檢查評估
(2)若只為了要找到一家醫院說孩子沒問題(或有問題),
因而不斷換地方就醫,甚至隱瞞相關資訊,
可能因為家長逃避的心態而延誤孩子早期療育的時機。
讓孩子跑到人生終點
現今社會流行一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因此家長們爭先恐後地把孩子送到補習班,
或讓孩子們多學幾項才藝,期盼著孩子可以優於其他人。
殊不知,
不知不覺中,
孩子變得完全沒有自我思考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也缺乏了倫理道德及人文素養。
家長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在學業上要有著亮眼的成績和表現,
但卻從未去深思這樣的做法是否不妥。
試問,當孩子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
遭遇到重大挫折與困境時,他該如何是好?
再去找補習班補習嗎?
去找優秀的家教老師教
導他如何解決?
還是應該回家求助於家中父老呢?
與其讓孩子從小學習多種才藝,
不如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一些挫折,
培養他解決困難和挫折的智慧、勇氣。
在歷練的過程中,
孩子也容易養成同理心和關愛他人的能力。
什麼是「失敗」?什麼是「挫折」?
如果把遭遇的挫折視為一種磨練,
那就是人生中的一次跌跤而已;
反之,
如果因此而喪失追求目標的勇氣,那就是生命力的隕落。
如同台灣俗諺說的:「戲棚底下站久了,就是你的。」
下定決心之後,一步一腳印地堅持下去,
便能到達所設定的人生目標。
不屈不撓的態度是一個人面對困境時,
所應展現出的生命韌性。
讓我們共同努力,
將「不想讓我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傳統觀念,
轉換成「讓我的孩子學習如何跑到人生的終點」吧!
全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2/5/16/n3589863.htm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自閉症孩子的出路在哪?
也要把孩子帶走……”
自閉症孩子的母親說。
他們有著自己的辛酸苦楚。
方靜的孩子石頭,
是自閉症孩子中情況較好的,書讀得好,
而且在常人看來甚是聰穎,
現在已經是澳門大學金融系的一位學生。
盡管如此,方靜說,
如果能夠給她一個機會,重新選擇,
她還是希望選擇健康的孩子,盡管石頭現在很好。
方靜為石頭,付出了比其他家長更多的辛苦。
石頭上學,她站在走廊,守著孩子。
孩子闖禍,她前去道歉,
方靜說自己是個道歉專業戶,
有說不完的對不起。
石頭剛剛上小學時,可能壓力過大,
經常上著課,開懷大笑,方靜跑過來,帶走孩子,
石頭一邊對著窗外笑,方靜一邊對著窗外哭,
一笑一哭,便是三個小時。
石頭上了初中、高中,飲食起居、人情交往,
方靜尚能照顧到。
現在石頭是一名大學生了,
兒子在澳門,母親在青島,千裡之隔。
雖然石頭現在已經能自理了,
但是方靜還是不能像其他媽媽一樣專心自己的事業,
挂念仍要多幾分。
石頭是自閉症孩子中,自身條件較好的,
能夠步入校門,
和其他孩子身處一個環境,融入其中。
可是,還有很多自閉症的孩子不如石頭,
他們父母有著更多的苦惱。
方靜對記者說,她現在的壓力好大,自己也有抑郁症。
開辦融合小學,太難了。
現在這些孩子小,覺得老師的絲襪很好看,過來摸摸,
還能容忍,畢竟小,那麼長大了呢?
《海洋天堂》裡,大福,從此一個人,默默地生存。
如果有一天,民間機構倒閉了,大福將何去何從?
下一步,誰來接棒?
2012年05月07日 來源:人民網記者 楊文彥
亞斯伯格症孩子的特徵應該從三個層面來看-吳佑佑醫師
長庚吳佑佑醫師
人際互動上有質的發展障礙
亞斯伯格症孩子的特徵應該從三個層面來看。
第一個層面,
也是我自己最在乎的,就是人際關係發展的困難。
這些孩子在情感上的發展上較一般孩子來得慢,
包括無法理解別人的語言、肢體動作等等。
溝通方面的障礙
第二個層面,
在互動方面也有蠻多的缺失,
溝通上面的障礙出現在語言表達的困難。
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基本上跟自閉症的孩子不太一樣。
剛剛我就被問究竟這兩者該怎麼作區分,
有些專家學者認為是沒有區分的必要性,
有的人認為他們實際上是不同的問題,
全世界的專家學者還在做這方面的整理,也還未有很明確的解釋。
但是在語言缺失的這個部分,
自閉症的孩子在三歲時其語言缺失就相當明顯,
可是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兩、三歲時語言發展是蠻好 的,
甚至有一些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其語言發展是超過一般的孩子,
我們稱作「小教授」或「學者」型的講話方式。
所以在語言發展上是跟自閉症的孩子不一樣的。
在診斷上面,我自己有相當多的經驗是誤診。
因為他語言的發展很不錯,所以從行為上來看,
會被診斷為過動的孩子,或是比較皮的,不乖不聽話的孩子。
但是長大的亞斯伯格症孩子,反而會出現語言上的障礙,
例如語法、用語上的困難,發音有腔調上的問題,
或是有文法上的錯誤。
我們遇到高功能、或是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他們在後來語言上沒有大的問題,
但是他的困難是在於難以了解他人話語下的涵義,
例如你跟他說:「好呀!你做呀,你做做看你就知道了。」
這個意思其實是叫你最好 不要去做,
但是他很有可能就的「做做看」,因為你跟他說「你做做看呀」。
這個困難就在於不了解語言的第二層涵義,
所以在溝通上面也會造成一些問題。
固執性行為
第三個層面,就是固執性的行為。
高功能自閉症、一般的自閉症以及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都蠻固執的,
固執好像是他們的一個 特色。
善加運用他們的固執其實是蠻好的,會發展的不錯,
我常常覺得會成功的人其實都蠻固執的。
固執是他們第三個特色,
許多孩子喜歡在他們的生活上有他們固執的習慣:
走固定的路線、做固定的事情。
能力好一點的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他們的固執行為可能變化比較大,
就算是喜歡恐龍,他們喜歡恐龍的強度還是高很多。
很多高功能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的孩子的孩子喜歡埃及史,
就把他們的歷史老師快搞瘋了,
一直跟在老師後面問說:「木乃伊要怎麼做?」
但是問完之 後,他從來不等老師回答,
他就會接著說:「哈哈哈,你不知道吧!它就是……」
自己就把答案繼續講下去,所以他們的固執可以在任何一個方面。
有些報導說高功 能自閉症,
及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在固執行為上有些許的不同,
亞斯伯格症的孩子會傾向去了解事情的真相,
或歷史這一方面;
高功能自閉症的孩子則傾向比較機械化的,
例如:火車時刻表及鬧鐘的結構等。所以在這個方面有一些不一樣。
青春期的孩子面臨挑戰大
講到人際互動,到了國中階段是一個很辛苦的階段。
高功能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多半是在普通班,
因為他們的智商是正常,跟一般 同學是一樣的,
甚至學習的能力是更佳的。
我現在就認識一個五年級的孩子,
他的學習能力是超過同齡的孩子,
但是他班上的同學都喊他:「情緒會失控的那一 個」。
因為只要有一點點事情,超過他所能預期的發生,他就會抓狂。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關係真誠安定,什麼都可以成為陪伴
成長,即是逐漸脫離完全陪伴的過程
什麼是「陪伴」?這個議題其實有點複雜。
「陪伴」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陪在身旁的陪伴,是具體的「身體陪伴」;
然而,也有較抽象的就像我們常說的:我心與你同在
是屬於支持性的「情感陪伴」。
生命的成長是從完全依賴的嬰兒,
漸漸發展為能夠獨立照顧生活起居的個體。
就「陪伴」的角度而言,
成長,即是由照顧者時時刻刻的身體和情感陪伴,
逐漸縮短身體陪伴的時間,讓個體可以忍受分離與獨處。
就情感層面來說,
一個人也會隨著年紀的增長及個人情感發展成熟,
而能忍受孤獨。
以身體陪伴來說,
年齡愈小的孩子由於需要生活上的實質照顧,
身體陪伴是特別重要的,有人在旁打點一切生活所需,
孩子才得以維持生存。
就情感陪伴而言,
在幼齡孩子世界中,
同樣地,隨著孩子的成長,
開始接觸其他社會環境,
進入幼稚園與學校,就需與照顧者分離。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照顧者在身體或是情感陪伴的逐漸減少,
皆屬正常的必然現象。
一般人常有的疏忽就是將身體陪伴與情感陪伴混淆,
往往企望達至情感陪伴的效果,卻只提供身體的陪伴,
殊不知真正的陪伴,必須是心也需到場,
同時,也要照顧到對方的心。
「有心」的陪伴,才是有品質的陪伴。
倘若父母能在有限的相處時間內,
給孩子全心全意的照顧與關注,
並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刻給予支持,
孩子便會產生信任,
相信「只要我有需要,父母就會在」,
在心理上,
父母就像從未離開,身雖不常在,
孩子仍可以有很好的發展。
不過,究竟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陪伴?
這很難以確切的數值回答,因為陪伴的品質不同,
每個人對陪伴的需求也不同,都是受各別差異影響的。
有的孩子特別離不開父母,當他們進入新環境時,
容易緊張害怕,一旦與新環境中的大人建立起關係,
又變得特別黏人,持續相處一段時間後,
會讓人覺得壓力很大,想要逃開。
類似的問題不僅發生在孩童階段,也會延伸至成年期。
比方說,我們可以常在生活周遭看見某種類型的人,
需要時時刻刻與情人黏在一起,與情人分開時,
就需頻頻聯絡,非掌握對方的一舉一動不可。
相對於這種類型,另一種人則頗能面對獨處,
能改變方式安排自己的時間,當情人不在身邊時,
心裡會產生思念,卻不會不安,生活不因此而擾亂。
另外,也有些人會以疏離來表現,
這種情況特別容易在大小孩身上出現,
他們與人特別難建立關係,
在成年之後也很難建立親密關係。
這些需要與人緊密相連的孩子或成人,
是否因為生活中的陪伴不足,導致需要更多的陪伴呢?
是否只要給他們加倍的關愛,他們就能感到滿足?
在臨床上,這類狀況往往不是目前生活中缺乏陪伴,
而是生命中從未建立過一個安全的依附關係。
生命早期的安全依附關係,
來自於穩定的關愛與照顧,讓孩子發展出安全感,
得以在陌生環境中探索周遭的事物,
日後也易在生活中適度轉移情感,與他人建立起新的關係。
不安全的依附關係,起因於不穩定的照顧,
當孩子看不見父母時,
無法確定父母究竟是還會出現?
或是就此消失?心情上是緊張、患得患失的。
這樣的孩子,在日後的人際行為上
會出現極端黏人或極端疏離的反應,
兩者都是害怕失去眼前的人(不相信對方會一直存在);
黏人者是靠緊緊抓牢,以免對方消失,
疏離者則不建立關係、不投入任何期待,以避免可能的失落。
但若孩子是屬於不安全的依附關係類型,
不論是家長、老師或任何的照顧者,
都會感受到與這類孩子相處時很有壓力,
而孩子的人際交往也容易出問題,
不論提供再多、再適當、再有品質的陪伴,仍很難解決問題。
一般臨床上的處理方式是,
重新讓孩子在治療室裡建立一份穩定的依附關係。
治療師可以因固定諮商,提供孩子穩定、可預期的出現與支持,
並幫助個案瞭解他的問題。待有了好的經驗之後,
孩子便得以在成長階段中,運用適當的方式發展各種新關係。
在我的經驗中,
只要擁有一份真誠、穩固、充滿信任的關係,
「陪伴」的形式往往沒有限制,
一通電話、一封信,甚至是一張照片、一段回憶,
都可以靈活地成為一種陪伴,為寂寞的心帶來撫慰。
【完整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2011年12月號】
成熟的親密關係的基本配備是—情緒警示燈
提供家長們參考:你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嗎?
我認為一個成熟的男人,必須具備三種能力:
一是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這種男人了解自己的情緒,也能幫助別
人了解他。
二,成熟男人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三,有和人親密分享的意願及能力:
有些男人無法接受他人進入他的個人領域,
另一半永遠像是被隔絕在厚重的城牆
外。 —摘自《非常關係》
溝通能力不成熟的男人能使用的詞彙不多,情緒表達像小孩:
媽媽回來了高興就哭,肚子餓也哭,無論什麼情緒都哭,
讓人要一直猜,相處起來很痛苦。
人相處時必須要能告訴別人你現在的內心狀態,就像情緒的紅綠燈。
很多人會用情緒去撞別人,然後說:「你不會看車嗎?」
人生很忙,小孩很忙、大人也很忙,
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一直注意你的情緒。
獨立生活的能力指的是,不需要別人配合自己才能過日子。
有些人喜歡把他一生的陰影都罩在伴侶頭上,
然後要求另一半要負責照亮他的陰影。
比如有些夫妻會這麼要求另一半:
「你這樣我會沒有安全感,我從小就沒有安全感,
因為我家人怎樣怎樣,所以你應該要怎樣怎樣。」
能不能親密分享也很重要,
我們最討厭另一半莫名其妙的像一堵牆把自己關起來。
親密分享的能力是在關係上有成熟感,讓人覺得舒服的能力。
現代很多男人、甚至女人都沒有這個能力,
因為從小都沒有人教我們認識與表達情緒,
或表達後往往被責備和嚇阻。
而太太會覺得,你知道還不改,更過分。
但是就連太太也不想知道自己的情緒。
因為這兩個人從小都沒有被大人問過:「你感覺怎麼樣?」
每次他們表達自己的情緒,大人就回說:「小孩子不要有意見。」
所以他們害怕表達情緒;
表達情緒代表別人會覺得我很煩、很討厭、別人會不喜歡我。
所以最好不要表達情緒,也不想碰別人的情緒。
如果你的另一半一直相信情緒是危險的、沒有自制力的,
你要給他一些正面的經驗。
說出心底話,應該有糖吃
讓另一半說出情緒之後,你可以支持或包容他這些感覺。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時,家屬首先必須挺住
首先必須挺住,
讓頭腦還可以思考,即使那非常困難。
大人們會有這樣的反應是可理解的,
然而孩子還是我們早已熟悉的那個人,
並不會因多了個診斷就變成陌生人。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3歲前),
教導主要照顧者有足夠的情感回應力,
進而與孩子交互注意共同焦點,
再誘發孩子對人的模仿學習動機,
希望孩子能漸漸對人有回應感知的能力,
在這個關鍵時刻家庭的重要性無可取代。
大一點在孩童及青少年期,
需考量孩子要面對
知識學習、情緒調節及社會環境適應力等
成長中的多元面向,
治療著重在有效整合學校、家庭及社會資源,
共同創造最適合孩子能力及發展的成長環境。
成年之後,目標多期待能獨立自主生活,
目前仍沒有一種單一方法如藥物、
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並不等於一個自閉的人。
摘自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李儒卿醫師
找到一個接納其特殊個性的友善生存環境,
進一步協助他發展出一個有意圖的自我,
成長為一個有自主性的人。
生物療法或行為心理社會治療可使病人痊癒,
只能說恰當的治療愈早愈好、
家庭優質參與愈多愈好、社會包容尊重度愈高越好。
家庭中有個病弱兒,並不等於一個生了病的家庭。
只有家人挺住、走出來,接受一種被尊重的協助,
孩子將不再孤獨,生命將會寬廣!
亞斯伯格症兒童輔導策略及案例研討/陳政雄醫師
1.1943年提出自閉症一詞,1944年提出亞斯柏格症一詞。
(2)高功能自閉症:事實的陳述,較乖和 聽話。
(3)亞斯伯格症是先天性的原因造成, 無法痊癒,
母與子女關係,要說的也只有愛
(摘要)
媽媽這個角色,在大家的眼睛與想像裡是充滿了愛與關懷,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媽媽的所有作為都是出自於愛,
不僅要關注孩子的物質需要,也要滿足孩子心理上的需求。
在對母親形象的建構裡,
母親是偉大的、完美的、懂得愛的,面對孩子的成長,
知道何時該給,何時該放。
在這樣的期待裡,屬於母親角色的這個人,其實是消失的。
在屬人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情緒、有想法、有期待,
也有內在渴求,需要被滿足。
可是只要一進入母親的角色裡,這些彷彿都該自動消失,
剩下的就只有母親
這角色。
母親只是個角色,不代表是這女人的全部。
在角色裡,也不見得時時刻刻都能扮演好角色,
人都會犯錯,
而且這個角色的原始模型又是來自於自己的母親,
當一個小
女孩在也是會犯錯的平凡人照顧下長大,
自然也會有屬於她自己的脆弱與限制而影響她發揮母親角色的功能。
再者,期待母親角色的完美,本來就是個不切實際也不合理的期待。
愛麗在自己的母女關係的成長過程裡,
領悟到一個深切的道理:
「當我們對母親有著童年時期未滿足的渴求,
其實那是對於自己想要有個怎樣的母親的期待的失落,
而不是母親沒有做對什麼。
所以,我們真正該面對的是自己期待的失落與失望,
要處理的其實不是母親,而是自己對母親理想圖像的建構。
這樣,我們才能拿掉在母親身上的角色面具,
真正與母親相遇,接納母親屬於人的真實與脆弱。
在那同時,我們的失落期待將會幻化於無形,
隨之而來的是對於人性有更寬廣的認識與理解。
當我們可以這樣做,你會發現,那是一份極其珍貴的禮物,
送給母親,同時也送給自己的釋放與自由。」
【完整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2012年5月號】
我們有個拒學兒
他們表示很想要到學校,卻走不出門,
這是多數拒學孩子常有的心理狀況,
他們沒有疾病、生理、經濟等因素,只是無法上學。
在處理這類型的學生特別需要花很多的時間等待與陪伴,
從傾聽他因為沒到學校而
感到罪惡,
到他如何不喜歡被家人用催促與要求的方式上學,
最後說出他心裡的秘密…,
即使有了第一步的跨出,有時並不值得太樂觀,
因為當有一天,
個案心理那個「出門與不出門」的開關一轉換,
又是一個沒有理由的無法上學。
這幾年的輔導工作,
拒學的學生
一直讓家長與學校老師感到十分棘手不好處理,
同時這類型的學生數量也明顯的比過往還多。
家有拒學兒,
家長總是謹慎、惶恐又無助的到輔導室尋求協助,
拒學兒學習脫隊已經夠讓家長頭痛,
若處理不好,
可能還會引起一波一波的家庭衝突與風暴,
在這樣高壓力與對孩子束手無策的無力感下,
家長也會引發心理困擾或更強烈的心理疾病,
所以這類型的個案輔導,
很需要對
一整個家庭系統做評估與專業輔導和諮詢,
且往往是一個需要長達三年或更久的陪伴與追蹤的長期歷程。
在處理這類型的孩子,如果能傾聽孩子內在的聲音,
發覺孩子內在的條件,與相關環境條件
(如家庭、人際、學校學習等)並從中調整與維持平衡性,
孩子在渡過中學階段會有機會調適而發展新的生活面貌。
拒學的個案家長的自我身心照顧很重要,
也是輔導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環,
若家長能在孩子不穩定的生活與情緒階段,
放得下做父母的責任壓力,
給孩子有獨處的空間思考自己的問題、
不以復學為首要目標,
孩子有機會慢慢說出自己的想法,
甚至說出希望師長如何協助自己回到學校,
說出來的「秘密」,能被信任的重要他人了解,
會是處理過程中很重要的契機,
所以父母情緒與性格的穩定是輔導過程中很重要的角色。
輔導教師在學校輔導工作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提供個案專業的輔導與諮商,
還扮演著父母面對孩子後盾的支持者,
因而善用專家與社會資源,
並適時安排自我專業成長、督導與自我照顧,
才能將個人輔導專業發揮最大潛能與提高輔導教育的效益。
金瑛/臺北市立中正高中教師
臺北益教網
以更寬廣的心與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問題
個案之分析
姓名:安安(化名)
性別:男
年齡:(國小五年級)
一、家庭概況
父親是某一家冷氣廠的冷氣修理工程師,
而母親是全職的家庭主婦,
平時在學校擔任義工媽媽,
父母親婚姻關係良好,家庭經濟狀況小康。
安安在家中排行老大,小妹香香就讀小學三年級,
母親平時對這兩個孩子極為呵護與照顧,
因而造成兩個孩子生活態度及個性較依賴;
對於任何家事,父母親都不讓她們做,
父母親認為她們還小,只要將書念好就好,
其他不用做,以免影響到功課成績,
直到有一次月考,
哥哥因為成績不理想(三科100分、一科94分)
在班上排行第八名,當老師於課堂上告訴他名次時,
居然嚎啕大哭,嚇壞了同學,
於下課約談時才知道其心理壓力,
老師也將這樣的事情告知家長,
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內在聲音與想法,
也藉此機會邀請父母親到校了解孩子狀況,
進而分析其家庭互動之情形。
二、學校生活
在校人緣不佳,較自私,不擅與他人分享,
偶而會批評或輕視成績較不好的同學。
只要聽到要打分數的作業,孩子會非常的緊張,
要求將作業帶回家完成。
一年級至今,無論刮風下雨,
上學天天皆是爸媽開車接送,
同學長笑她是長不大的孩子,
有時受不了同學的取笑,會出現暴力行為。
再者,若有同學表現不好,
當事人的父母就跟她說,
不能跟對方當朋友,限制他交朋友的對象,
深怕孩子會被帶壞,因此好朋友不多,
只跟前幾名的同學較好。
三、受訪對象與父親關係
1、父親對安安的管教態度
由於平時父親工作較忙碌,
每天工作幾乎到晚上十點才回家,無法陪孩子,
所以給予充分的金錢做為彌補
或是利用假日時間帶孩子出去玩。
平時並沒有給當事人正確的是非觀念,
常常寬容個案以暴力對待同學的行為,
且父親的想法認為:
「他很忙,根本沒有時間管小孩,
而且這是母親的責任,
它應該多注意孩子的情形….」。
2、安安對父親的態度
覺得父親對自己任何事都會說
「好、好、好或者沒關係,
唯一的條件就是功課要好..」,
剛好孩子的功課也不錯,
因此孩子對父親予取予求,
很多事覺得理所當然,
但當事人其實是不喜歡這樣的感覺,
因為不同於同儕的父親,
而且會被同儕嘲笑說自己是長不大的小孩。
四、孩子與母親的關係
1、母親對安安的管教態度
母親對於孩子的生活極其照顧,
每一節下課她會要孩子到義工媽媽教室找她,
媽媽會為他準備小點心,深怕孩子餓著了。
為了讓孩子受到老師的照顧與受到同學的愛戴,
她時常會買禮物或小點心請班上同學。
為了讓孩子有好的成績,
她會幫孩子寫回家功課、做美勞作業、
甚至親自幫孩子
完成所有老師務必孩子親自完成的事情
(上網找資料、寫讀書心得…),
對於孩子所犯的錯與暴力行為,極其包庇,
她認為自己的孩子很乖,不會犯錯,
母親會親自出面到教室找同學理論,
完全不交由孩子自己去解決。
2、安安對母親的態度
當老師與孩子談到母親時,孩子覺得:
生活不能沒有媽媽,媽媽很重要,
她會幫助我們處理很多的事情(洗衣服、煮飯…),
我們都不用親自去做,
而且只要有人欺負我們,她一定會保護我們,
讓我們不會受到傷害。
雖然功課退步她會生氣,但是她是為我們好,
希望我們將來有好的工作和職業,
所以我要好好的努力,因為只要我功課好,
媽媽就會很高興。
五、安安的手足關係
1、與妹妹香香的關係:(友伴、同盟)
媽媽對於兩個孩子同等對待,
對於兩個孩子的要求都一樣,沒有差別,
因此在家中她們兄妹倆是友伴關係。
於「家庭結構」上提及一個重要的觀念:
家庭由各種次系統(sabsystems)組成,
家庭成員在不同的次系統中都有其有適當的任務與角色功能,
當另一個次系統的家庭成員佔據或侵犯一個他不屬於的次系統時,
結果經常的結構會產生某種麻煩
看一看「安安的家庭結構」,
會發現有些次系統是互相侵犯的,
例如在家庭中,
小孩的功課與孩子的人際糾紛
都是屬於延伸次系統的工作與事情,
一旦允許由父母代替完成時,
他們就會不適當地捲入父母次系統中,
便會間接造就孩子過度的依賴與缺乏負責任的態度,
孩子永遠學不會如何自行平息糾紛、
處理自己在同儕上的問題。
家庭成員彼此捲入對方的生活,雖然支持性最高,
但是也須付出太多的適應。
例如,在安安的家庭當中,
由於愛子心切的母親
在子女身上投資許多時間與精神,
不僅造成子女的依賴性,
使他們難以跟外界的人們建立起關係,
更使得父母與子女雙方彼此都損失了獨立性。
每一種家庭似乎是承受某種壓力或遇到危機及阻礙。
如以安安的家庭來說,應屬於糾結家庭,
次系統混淆、界限不清糾結成團,
致使家庭面對壓力時,
增加溝通模式及界限的僵化性,
而阻礙了探索其他事物的可能性。
面對學生心理與行為問題,
在一味的責怪與處罰之前,
不妨以更多元的角度來看待與評量學生問題,
或許能找出問題所在,
也許我們能更清楚明白孩子行為背後的主因,
進而協助她解決問題。
家庭成員「獨立」與「自主」的重要性與需求,
使成員們有清楚與暢通的邊界,
給予更多獨立的機會與自由,
支持家庭成員們的成長,
同時也激勵著家庭的成長,增進成員間的互動,
以達「健康」家庭之終極目標,
是父母應該時時提醒自己的。
以結構家族治療取向進行輔導個案家庭互動之分析
杜榮興
高雄師範親職教育研究所
全文請點以下網址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6/5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