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語言有多種層面





女兒出門在外都說英文,

請其他小朋友讓路就說「Excuse me.」

請人家站起來就說「Get up, boy.」



卻發現對方聽不懂、毫無反應,而感到挫折。




「我忽略了語言發展中幾個非常重要的層面,

即語言的社會、心理和文化層面。」



學好外語絕對值得鼓勵,

但觀念與方法要正確,

盡量不要讓孩子在受教與成長的過程,



因為學習某種語言

而產生自我認知與文化認同的偏差。




父母或許應該先問,

為什麼要孩子學外語或英語?



英語是萬用插頭,但不是電源



台灣的家長,

不只認為學英文會使孩子的人生變得更好,

他們也堅信,學好英文,

就是搶得國際化的機先。


 

英文像個可以行走世界各地的萬用插頭,

但我們不能因此以為電的來源就是這萬用插頭,



「事實上插頭不能供電,英語也給不了思想和創造力。」

 


台大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張顯達不斷強調,



學英文要認清目標。



每個人應該就個人的行動,



去了解學習外語的目標。





例如想就業,

就要學職場英語;




正在受教育,

就要把英語當做學習知識的工具等等。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最令他感動的經驗是,


他隨口問一個小孩為什麼要多學一種外語,



那孩子回答:

「I can understand it´s people and culture.」


(我要了解他們的人民與文化)。



台灣的父母老是擔憂孩子的未來,

卻看不到現在;


老是在意贏與輸、老在畫對手,

卻不知對手是誰。




「你只要學了就贏了,不要去計較到底贏誰,」



他說,應該跟孩子強調的是學英語的意義,



讓他感到有趣而喜歡學英語,



讓孩子感覺自己正在做的事很值得,



而不是灌輸他們,



學了英語將來就如何如何,



永遠活在未來裡。



家長愈常指導、孩子成績愈好



家長該關注的當下還有一點:

當你為孩子英語成就憂心如焚的同時,

是否有付出相對的時間照顧孩子的英語學習?

 

研究裡也發現,

家長指導子女學習英文頻率愈高,


孩子在校英文成績愈高,

不只如此,國文以及總成績也明顯提升。



「再忙也要花時間陪小孩,讓孩子感受父母的重視」



台師大教授黃迺毓寫了一段美麗的話語:



「當親子共同學習時,



就是父母和子女用他們的時間當纖維,



共同編織他們這個家庭的願景」




陪伴孩子、與他們共學英文,



無關乎父母本身的學識與能力,



重要的是時間與態度。






幫孩子建立自信



「父母要知道,最重要的是,



與孩子『在一起』,一起做些愉快的事,」



父母即使無法全程陪伴小孩學英語,



至少在孩子作完功課、看完某本書、某部電影等等後,



與他們分享,

讓孩子有機會說說自己讀到什麼、看到什麼。

 


記得小時,

最先學會的英語是父親教的每日問候,


「Good morning」與「Good night」,



沒懂多少英文的爺爺也教會我「I love you」,


即使他去世快二十年,

但他說這三個字時的滑稽語調,

卻永銘我心。




你要孩子日後想起英文,



不堪回首,還是充滿愛與甜蜜的回憶?

 

該怎麼做可以點燃孩子對英文的熱情,



卻不至於潑他們一盆冷水,



或是心生恐懼?




文/顧景怡

http://www.lcenter.com.tw/trend/SocietyDetail.asp?no=136

海闊天空教育網站



孩子拖拖拉拉怎麼辦?


出處:親子天下Web Only




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楊淑芬建議家長,

可以正面看待孩子的拖拉行為。



其實他已經在向父母透露「我想獨立」的訊息,

想根據自己的節奏安排生活上的一切,


才會和 父母進行時間上的拉扯。



如果在孩童時期沒有經歷這個過程,

一切遵循父母的指示,沒有自主的機會,

反而令人擔心。



因為等孩子大了,家長一放手,

孩子有可能無法獨立解決生活上所面臨的問題。



面對孩子的拖拖拉拉,

爸媽可以先了解拖延的原因。

多數的孩子是因為還想再玩。





遊戲對孩子來說就像大人工作後的休息時間,

永遠都嫌不夠。



家長最好先理解孩子想玩的心情,

在要求孩子「工作」時,

避免帶有強制意涵的語彙



(如:快點去收玩具、快點出門),

改以具有同理心的詞彙,





例如,

「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我也好想再和你一起玩,

但是我們現在該收玩具了。」



而培養孩子的「情境轉換能力」及「等待能力」,

可以幫助孩子管理時間,進而獨立自主。



這兩個能力都需要父母的陪伴與引導,

才能認知到在遊戲的當下,

仍然有很多的事需要完成,

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



1.情境轉換能力:

協助孩子時間一到,

就要準備做下一件事的預備感。



2.等待能力:

孩子是活在當下,

正在遊戲或看電視而被父母要求去「工作」時,

其實心裡會擔憂

不知道下次的「好時光」什麼時候會來。



當孩子「情境轉換」及「等待能力」提高,



遊戲時收心回到「工作」的能力也會增加,



拖拖拉拉的機會就能相對減少。



親子天下網站


孩子愛討價還價,怎麼辦?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Web Only

《如何和孩子協商》
的作者史考特‧布朗指出,
「親子協商」的過程,
是孩子難得的學習機會。

孩子可從中學會如何用正向的態度,

面對人際衝突。


以下綜合專家們的意見,
教父母建立「堅定但不失彈性」的教養原則:

1.反映現實,不威嚇:
「除非我可以帶兔兔去學校,不然我就不上學!」
即使你命令孩子不能帶玩偶去上學,
她還是不會輕易放棄。


不妨換個做法,試試「反映現實」的說服法——


「如果把兔兔帶去學校,接下來會怎樣?
被老師沒收,或被同學搶去,甚至還會弄髒喔」。

父母運用理智的提醒,孩子反而比較願意放棄執著。

2.善用「是啊,但是」語法:
「媽媽,你不是說牛奶很有營養,
那我現在可不可以吃牛奶冰淇淋?」

與其大聲怒斥「現在還沒吃飯,吃什麼冰淇淋!」,
不如說 「是啊,你說的沒錯,
牛奶冰淇淋含有鈣質,可以讓骨頭變強壯,
但這並不代表你就可以在飯前空腹吃冰淇淋」。

即使最後的答案是「不行」,
也要先讓孩子清楚你 確實把他說的話聽進去了。

3.偶爾順著孩子的意願:
只要是無關安全考量、或不違反基本家規,
在面對無傷大雅的小事,
譬如「飯後甜點要吃布丁或蛋糕」的選項時,

偶爾讓孩子做主。


藉由應對生活中的細瑣事務,

可鼓勵孩子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4.父母握有最後的主導權:
和孩子的協商未必都能取得共識,
最後的決定權還是落在父母的手中。

重要的是,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他的需求被聽見了」,

而且在尋找方案的過程中,願意為他設想。

即使孩子不喜歡最後的結果,
還是能理解並尊重父母的決定。

親子天下網站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誤解性的批判 阻礙潛能的發展






資優生在某些領域展現優異的才華時,
很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一般人。


比如說,有些資優生比同齡學生有較高的智商,
或是在學業上有卓越的表現,或有傑出的領導才能,
卻對自己的情緒起伏毫無調適能力,
因此,常以大哭大鬧、大吃大喝,
或把自己長期關在房裡來紓解壓力。




 

當你看到有人在藝術上或運動上有優越的表現,
卻無法處理人際關係,或者數學邏輯能力超強,
卻似乎不善於對人表達情感時,

請不要訝異,

更不要說:

「什麼資 優生,連這個都不會!」

因為那不是他聚焦的重點,自然會被模糊。


而誤解性的批判,只會弱化他的能力,
阻礙潛能的發展,更弄錯了輔導的方向,
最終打擊學習與 生活的信心。




 

資優生按其天賦類別,各有不同的特徵,
大體說來是正向且出眾的,不過仍有例外。




一般說來,

資優 生有思考敏捷、記憶或閱讀能力強、理解力高、

思想成熟、喜愛與年長者對話、對解決問題有獨特興趣、
對某方面的敏感度高、比同輩的知識更廣泛與深入、
表達自 己的意願強烈、話多好動且少有從眾行為、
有持久的專注力、喜歡追根究柢或富冒險精神與意願、
主動學習的態度與能力強等,
然而這些「高人一等」的人才,
有許多尋常人想像不到的障礙,
未被理解或協助的話,
潛藏的危險足以抑制潛能發揮,更可能斷送生命。






另外,資優生從小表現傑出,若未善加引導,
可能染上「自以為是」的惡習,
在學校容易輕慢師長,輕視同學,
落得叛逆與自我膨脹的下場。
要是承受不住挫折,更可能自甘墮落,
或是鋌而走險,乃至輕易結束生命。


 

所以,用平常心來對待資優生,
減輕因為高度的自我期許所帶來的壓力,
是師長應好好學習的課題。
把資優生當一般人看待,
接納所有的平凡與不平凡,

是可行與 努力的方向。

同樣的,

應該用平常心看待資優班的招生鑑定。

假設對測驗的得失心過重,
久久難以走出落榜的陰影,實在不適合報名參加。






評估一個學生是否資優,通常會用多面向的測驗工具,
包括質性觀察與量化測驗,兩者缺一不可。
例如:
語文及非語文測驗、
團體及個別智力測驗、
資優班教師教學 觀察紀錄,
以及級任導師平時的意見,
或者納入「學生學習檔案」等,
都是重要的鑑定安置參考。






因此,
如果通過測驗,應該進入資優班,接受資優教育。
只為評估 智商而做智力測驗,而不想接受資優教育,
不宜利用公家資源來進行評估,
因此,不應報名參加學校單位舉辦的資優班招生鑑定。




 
萬一考試 之後落榜,也別泄氣。
每年的資優班招生,總讓許多學生與家長壓力大增。
測驗結束後,除不斷打電話詢問結果,
也表示落榜的打擊很大,除了好長一段時日鬱鬱寡 歡之外,
似乎自信心也失掉了大半。


有時沒有被錄取,

並不是才華不夠出眾,或是智慧不如別人,

可能是測驗工具無法測出自己潛藏的特質,
或是自己的表達或思考 模式不易讓人理解。






當然更有可能是受測者並不適合當前的資優教育,
因此,不應勉強或自我貶低。
畢竟參加測驗需要勇氣,接受失敗的事實更需要勇氣。
而能鼓起勇氣超越一時的得失,再接再厲,接受挑戰,
持續找到最能表達自己的方式,才是資優生的特質。
 
資優生是國家重要的資產,

師長應協助他們正確看待自己,

褪去資優光環與不當標記,

使資優生融入社會團體,不恃寵而驕,

也不讓諸如資優生是全能的不當觀念桎梏,
以符合資優教育是適性教育的理念。






文/陳振源/特殊教育
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591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特殊需求兒童的基本人權










(98年9月6日)文/陶瑜

 從聯合國宣布的

《兒童權利宣言》、《兒童人權公約》及

我國的《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與特殊教育相關法令來看,

為保障特殊需求兒童能健康成長,

除了讓他們 擁有一般兒童的權利外,

尚須依不同情況特別加以保護。


以下試從基本人權角度,

說明特殊需求兒童在生活中應享有的權利。



一、生存及發展權



特殊需求兒童擁有充分發展潛能的權利,

學校和家庭皆應妥善照顧及教育,

如提供符合成長需求的整體環境、合適的軟硬體設備、

足夠的日常用品,以維護特殊需求兒童的生命。





二、身分權



每個特殊需求兒童都是獨立個體,

並非父母或監護人的所有物和附屬品,故有權受到他人的尊重。

如特殊需求兒童的父母或監護人,不得基於經濟因素進行人口販賣,

或未經法律許可,擅自將特殊需求兒童送養。



三、自由權




特殊需求兒童有表達意見及免於受到非法侵犯的權利,

如其在校園中出現違規犯過行為,

應由相關專業人士與兒童本人共同討論後續的處理方案,

親師生皆不能以身心障礙或其他因素為由,

逕自對特殊需求兒童施以體罰、禁錮或長期隔離。



四、平等權



此為實現社會正義的基礎,

特殊需求兒童享有與一般兒童相同的權利,

不應因本身或照顧者的特質

(如種族、膚色、性別、語言、身心障礙、家庭背景……)

而受到歧視、排擠、限制或各種程度的差別待遇。

如身心障礙兒童不論其障礙類別或程度為何,

法律均一視同仁,加以保護。



五、隱私權



即便出於善意,

特殊需求兒童的隱私亦不能不當干預,

且各種媒體如新聞採訪、平面出版品、網路,

均不得報導或記載特殊需求兒童的姓名,

或其他足以識別身分的資訊。

學校對特殊需求兒童及其家庭的資料負有保密的責任,

除非徵得本人與監護人同意,否則不得向他人泄漏。



六、安全權




特殊需求兒童,應獲得免受壓力、威脅、性侵害

或性剝削等方面的人身安全保障。

政府和學校也應義務

規畫並營造一個適合生活及就學的無障礙空間,

如隨時注意校園、建物、交通、遊戲及水域安全,

定期檢查與維修各項設施,

以防事故傷害和意外的發生。



七、權益保障權



政府處理有關特殊需求兒童的法律事宜,

應以其最佳利益為考量標準,

設法保障特殊需求兒童的基本權益。

尤其當兒童本身的認知及表達能力較弱,

或周遭環境如家庭所能給予的支援不足時,

公權力更應積極介入,

主動告知並協助兒童爭取自己的福利。



綜上所述,對於特殊需求兒童較常涉及的基本人權議題,

親師可融入生活中隨機指導,讓兒童及其同儕了解,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特別且值得珍視的,

也惟有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權,才是成熟與負責的表現。

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協助孩子作情緒紓解/柯雅齡




特殊教育--文/柯雅齡

在班級角落無意中發現一個極度安靜的孩子,

雖然到班上已經不下十次,

但對他的印象卻是空白,問班級教師:「仔仔是新生嗎?」

老師告訴我:「仔仔上學期九月就入學啦!」就這樣,

我們聊起了仔仔,老師口中的仔仔,

是個安靜、面無表情、很少與人互動,

也很少聽到他發出聲音的小孩,即使偶爾同學碰撞到他,

他也沒有 任何反應,

就這樣一個人在喧鬧的班級中不被發現的行走著。



與媽媽談起家中的仔仔,讓我為之震驚,

與班上看到的仔仔簡直是判若兩人。

仔仔在家中常常會雷霆大發,會打妹妹,

情緒起伏大,讓媽媽相當困擾。



對於仔仔究竟是過於退縮還是情緒過於不穩、易怒的孩子,

先暫且不探討,我從幾個問題向度與仔仔母親作深入了解:

 

孩子的生理問題:

仔仔作息是不是正常?會不會常常晚睡?

仔仔的身體狀況為何?

除了睡眠不足會明顯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外,

通常身體較為病弱的孩子會顯得較為退縮、焦慮,

尤其在團體中更是如此。

 

家人的互動關係:

和諧的家庭互動關係(父母間的互動、手足間的互動……),

孩子的情緒發展會較為穩定;

在紛爭、緊繃不協調的家庭氣氛中生活、成長的孩子,

, 情緒發展會跟著大受影響。

尤其在孩子年幼階段,還無法清楚理解外在環境時,

就得到很多的負向情緒,

絕對會影響孩子往後的人格情緒發展。



主要照顧者的情緒狀況及教養態度:

大人的情緒與孩子的情緒息息相關,

主要照顧者如果較情緒化、教養原則不定,

常常依照自己的情緒作反應,

大人情緒好的時 候,孩子怎麼做都好,

一旦大人情緒不好,孩子怎麼做怎麼不對。

另外,父母親間的教養不一致,

一個過於專制,一個過於放任,

如果孩子能力還不錯,會懂得察言 觀色;

如果能力不夠的孩子,

情緒也會處於焦慮緊繃或是反彈的狀況。



個人特質或其他診斷:

除了孩子本身的個人特質外,也可能因為有其他狀況,

像是自閉症的孩子可能會對環境理解及內在彈性不夠造成情緒障礙;

過動的孩子常因為衝動性高、控制能力差,造成情緒問題;

智能障礙孩子則可能因其理解 較弱,口語表達又不佳,

無法在情境中作出適當的反應。



輔導策略



在面對孩子情緒問題前,

要先確定孩子可能的情緒起因為何,

才能協助孩子做適當的情緒反應。

以下方法提供家長參考:



協助孩子將情緒表達出來:

孩子雖小,但有很多情緒是悶在心裡,

沒說出來,不表示沒有情緒,

父母要帶著孩子將情緒說出來,

孩子不會說,

要幫忙孩子將情緒說出來或利用臉部表情、肢體表達出來,

像是撇嘴、握拳、跺腳等方式。



讓孩子有發泄的管道:

每個人都需要有一處情緒的出口,

孩子因為年紀還小,

不知道怎樣發泄自己的情緒,

教導孩子藉由音樂、藝術、運動,

或是練習大聲的講出心裡的感受等,

都是很好的發泄管道。



當孩子以適當的情緒處理時,

父母應給予正向的回饋:

適當的處理情緒方式,

是在不傷害別人及自己的情況下,

可以將情緒適時適量的發出。

當孩子在嘗試的時候,

父母就要給孩子鼓勵,給孩子一個深深的擁抱。



處理情緒小遊戲



以下提供幾個在家執行的小遊戲,

父母可以在家帶著孩子練習,幫助孩子學習情緒管理。



  情緒萬花筒:

先讓孩子認識幾個情緒臉譜(表情符號、照片……),

從最簡單的高興、生氣,對比性高,

且是符合孩子特質的臉譜開始,

像是愛哭的孩子就先練習高 興、哭泣,

做出與該臉譜一樣的表情,並讓孩子嘗試說出臉譜的名稱,

或是什麼情境下會有這樣的表情,

再依孩子的情緒發展,漸進增加其他情緒臉譜。



  情緒賓果:

為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可以與孩子玩賓果遊戲。

製作一張九宮格,以及九小張表情臉譜,

將臉譜翻面放在九宮格上,

以丟骰子的方式,決定誰可以先翻一 張表情臉譜。

翻出來後要先講出該表情的名稱,模仿該表情,

並說出什麼情境(人事物境)會有這樣的表情,

引導孩子嘗試說出來。



鏡子表情:

讓孩子模仿大人的表情活動,

請孩子跟著照片的表情,

或是大人的表情做出一樣的表情。

遊戲的目的是讓孩子去注意到別人的臉部表情。

在活動中也可以提供孩子一面鏡子,

讓孩子也看看自己的表情。



  情緒交響樂:

提供孩子不同的樂器

(也可以以自製的樂器,

或是以隨手可得可發出聲音的物品取代),

當他高興的時候,他會彈奏出什麼樣的聲音,

生氣的時候會是 什麼聲音,

讓孩子在過程中盡情發揮。

也可以利用不同旋律的音樂,

讓孩子跟著旋律擺動起舞,並跟孩子分享,

高興的時候會想要唱哪一首歌曲,

難過的時候會想要 唱哪一首歌曲。



情緒日記圖:

有些孩子在家中可以自在的表現自己的情緒,

但在學校當中,就顯得相當退縮。

可以與孩子談談一天當中在學校 的狀況,

並畫在日記圖上或是貼上表情貼紙,

像是:

「今天你覺得最高興的事情是什麼?」

「那你那時候是什麼表情?」

「同學又是什麼表情?」

剛開始要讓孩子說 出自己的情緒,確實會較為困難,

尤其是對語言能力較弱的孩子而言,

可以藉由與老師溝通中,了解孩子在學校主要的狀況。



情緒你我他:

孩子漸漸了解自己的情緒後,

也需要學習理解其他人的情緒,藉由情境練習(角色輪替),

讓孩子實際練習適當的情緒表達,

也藉由角色的輪替去了解其他人的情緒感受。

此外,也可利用故事書的情境,思考主角人物的想法,

或是他們可能的情緒反應,作同理心的練習。



情緒放輕鬆:

給孩子一個空間,帶著孩子練習深呼吸

(可以跟著數數以緩和情緒),

將身體放鬆,或是藉由跑步、做體操、游泳、唱歌、

玩玩具、搓揉黏土、塗鴉等活動,

將內在情緒以適當的管道作宣泄。

 

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進而學習自我情緒調整,

除了父母親的技巧外,也要給孩子一些時間及空間,

只要發現孩子的情緒問題發生頻率有減少,

或是能適應且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做出反應,

都要給予鼓勵的。



最好的情緒教學,還是家長、教師以身作則,

先讓自己的情緒做適當的釋放,

再隨機教導孩子能在適當的場合中,作出適當的情緒反應,

讓孩子更有自信的去面對自己的情緒,面對自己。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開啟自閉兒 體育學習管道



文/如是

 自閉症孩子在感覺統合方面通常有很多的不協調,

例如左右前後方向相反、平衡感不好、肢體太僵硬、

做動作時沒有力道,還有類化的技巧差,

例如當老師面對小朋友把手向前伸時,

自閉症孩子可能把雙手向後伸,

而且指尖指向自己的臉,

主要原因是他看到老師的指尖指向他,

所以他的指尖也指向著自己。

 

   當我發現星寶也有類似情況時,

在做體操時便安排小朋友在星寶的旁邊,

我會一邊做動作,

一邊提醒星寶看×××的動作,

一段時間後,

發現星寶除了看老師做的 動作外,


還會看旁邊小朋友的動作來調整自己的動作。

有些動作星寶或許一時做不來或跟不上拍子,

這時就需要老師做個別指導。

 


  體育課程 中,除了上述課前的暖身操外,

還有跑步的耐力訓練。

剛開始我會牽著星寶的手跑步,

後來慢慢的跟在他的旁邊或後面。

自閉症兒童跑步時若稍微有點累,就不想跑,

所以老師必須在旁邊鼓勵督促他,

如「跑步才會長高呵!」

「班上每個小朋友都在跑步,星寶也要和大家一樣呵!」

偶爾也一邊跑一邊和他玩小遊戲,

如追到老 師就可以走五十步,

或被老師追到要多跑一圈;

通常前者效果較好,

因為自閉症兒童較缺乏與人遊戲的競爭感。


有時,星寶對班上某些同學很有好感,

便請那些同學和星寶一起跑,


或讓星寶去追那些同學,長期下來,

星寶的耐力也漸漸增強了。




  在主要活動方面,我會先示範講解,

再請小朋友練習,等小朋 友練習時我再教星寶。

有些運動技能必須先分步教學再連貫,

自閉症孩子較容易學習。

星寶對數字有興趣,

所以在教技能動作時,


我會用數字把動作串聯起來,

要求星寶一面念一面做;


當星寶在練習時,

一定要很具體的告訴他做幾次,


如雙手運球來回十次,

如果沒有很明確的數字,


他常常練習一兩次就不練了;

等他學得差不多 了,

就可以加入小朋友的行列一起學習。


 


  自閉症孩子手腳協調能力較弱,

在運動會的大會舞訓練時,


由於大會舞通常屬於快節奏、快動作,

 動作一個接著一個時,


星寶前一個動作尚未反應過來,

後一個動作緊接著,


此時,星寶就不知道要做哪一個動作,容易有挫折感。

我採取的策略仍是先教大部分的孩子,

等大家練習時再個別指導;


有些動作手與腳要分開練習後,

再合併練習,


把一個動作練得很熟再教下一個,

直到能配合音樂的節奏為止。


這樣花的時間雖然比較 長,但是星寶學會後,

類似這樣的動作出現,

只要口頭提示,他就會做了。


 


  兩年下來,星寶學會了許多體操動作,

也學會了跳繩、拍球、丟 接球……。

升上五年級後,

星寶可以跟著班上小朋友做操、跑步、上課。


在此,呼籲家長及老師,

對自閉症孩子的體育活動不要放棄,


其實他們很想學,只是不知從 何學起。

我們正如同鎖匠,

幫他們找對鑰匙打開學習管道,


當他們的體能充分獲得紓解後,

不但會提升自信,


同時也會減少許多情緒的問題。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教室內正向語言的運用文/李佳音


文/李佳音


在諮商輔導領域中,論及自我形象的建立,

除了受到先天氣質的影響外,

與權威者的互動經驗是形塑自我觀念的重要因素。



所謂「權威者」,

指的是個體成長過程中,

在他生命中位居主導地位的角色,

尤其是父母親和教師。



心理學中所謂「自我實現的預言」,

指的是父母親與教師對孩子、學生抱持怎樣的 期待,

他們就會朝我們所期待的方向去發展。

當學生受制於過去失敗的經驗,

不斷對自己述說負面的語言,

認定自己是失敗者,他的未來就十分堪虞。



一個在愛和鼓勵中長大的孩子,

會用正向的眼光來詮釋所處的世界、善待自己、關懷他人。

相反的,從小置身於被責備、被否定環境中的孩子,

經常給予自己負面的訊息、評價及預測,

導致過往的失敗無限的往未來延伸。



從事特教工作多年,看遍教學的各式場景,

心中一直有一種傷痛。

特教教師因為長期缺乏成就感和來自學生的回饋,

很容易累積負面情緒和疲憊感。

外顯在行為方面,

就是「負向語言」的產生,

久而久之,對師與生都是相當大的虧損。



如何具體有效的協助父母,

或特教教師避免被「負向語言」制約,

以下提出幾點意見:



一、同理孩子的感受

孩子回到家或一到教室,

先用幾分鐘的時間同理他的感受,

詢問一下他今天的心情如何?

有沒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可以分享?

然後告訴他,接下來要進行的活動,

一定要有他共同參與才有意思。

讓孩子感受到受人重視,

進而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



二、正向語言的操練

(一)不要只說「你不要做……」,要說「你可以做……」。

給予孩子替代性的、被認可的活動,

讓偏差行為不會持續存在而造成衝突。



(二)不要說「你給我去做……」,要說「請你去做……」。

用平和、禮貌的表達代替「命令式」的語氣,

讓孩子知道他接下來要從事的活動。



(三) 「我」訊息的運用:

大部分的人在表達情緒時習慣使用「你」訊息,



例如:「你讓我很失望、你真是氣死我了。」等,

將情緒表達變成責罵,將負面情緒歸因於對方,

增加衝突的可能性。

要達到良好的情緒表達,

我們應當為自己的感覺負責,

要以「我」訊息來正確表達情緒,

才有助於溝通與了解。



「我」訊息包含三個部分:

 {1}行為:當你……

     {2}感受:我覺得……

     {3}後果:因為……。

例如:

「當你很晚回家的時候,我覺得很擔心,

因為我怕你在外面出事。」

讓孩子了解他的 行為會造成什麼傷害或後果,

父母或教師純粹出於關心或擔心,

並沒有否定孩子的想法。



(四)避免嘲諷:

父母或教師經常會在無意中使用嘲諷的字眼跟孩子說話,

例如:「怎麼教了這麼多次還不會?真是豬頭!」

經常如此,

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一點一點的流失了。



正確的表達方式



1.先詢問孩子,



問題出在哪裡?是否教材難度太高?



2.讓孩子自己學習解決問題:



請孩子跟你一起思考如何面對目前的問題;



如果他的方法很有創意,要即時給予鼓勵和讚美。



當父母或教師習得如何以正向表達方式對待孩子,





和煦的春天就會常駐在家庭和班級之中了。


自閉症人士學校生活的煩惱




陳毅雄



許多人相信融合教育適合自閉症人士。


不過,我相信把自閉和非自閉學生混合一起


不一定會製造出同理心和彼此接納的態度。


極其量可以形成表面友誼而已, 對自閉症人士甚少長遠價值。


更糟透的是,加給自閉症人士額外的感官和社交壓力,使學校生活苦不堪言。


主流學生常要負責帶領彼此間交往互動,


可能會覺得自閉 人士低他們一等,整天需要別人幫助或調適。


此外,現實世界本不是把我們的社交聯繫限於同齡

(或同校、同地區、同背景)的同學。

因此,我也認為按年齡組別分配班級是不合邏輯的。

可能大部份人都認為自閉症人士孤獨,需要朋友,

而且應該予他們機會體驗「正常」社交環境。

不過,我認為自閉症人士實際上需要的是:



  • 物質空間: 一個甚少感官噪音的私人空間,予他們安全感。

  • 感情空間:讓他們把深厚關係建立在特殊興趣和個人意見之上。

  • 社交空間:讓他們用自己的本色去對社會作出貢獻,幹一些別人不勝任的工作。

  • 探索空間:(當他們到了獨立自主的年齡)有能力去待作自己的選擇,不會受到批判或傷害。


我也相信應予自閉症為有用、有技術人士的形象,

而非不懂世情、笨手笨腳、需要協助的人。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



  • 幫助自閉症人士和其他同道中人或有共同興趣的人聯繫;

  • 讓他們有機會發展及修養本身才藝,得以服務社群(譬如:活動攝影)

  • 訓練成熟的自閉症人士作抉擇,解釋事件中可能發生的種種後果。

  • 設立「小洞穴」,讓自閉症人士覺得不勝煩擾能稍作「安靜」之所


我認為:融合教育之受到歡迎,

是主流教育家和家長對自閉症學童(高程度)的困難有點誤解。

我請讀者試思考以下自閉症學生與一般非自閉症學生之差別:



























自閉症學生 一般(非自閉症)學生
工作為主的交往互動:交流知識、分擔工作和策略

(下棋,討論下棋之章法)
經驗為主的交往互動

分享個人情緒感受和經驗

(如:星期日同赴教會的社交經驗)
工作維繫:一同參與、討論和研習 活動維繫: 同看足球賽、逛街、

購物、共進午餐
深厚關係:與1-2人關係深厚,投以信任,甚至強迫性一般要緊靠著他們,要經常一起。 多層次的關係網:社交網路複雜:1-3名知己、5-7位普通朋友和一些泛泛之交(表面上)朋友
功能效益:維繫那些對自己興趣和需要有益/可助改善之關係

喜愛效益:維繫那些有益以及自己「喜歡」的朋友關係


(以後者為更重要)



我知道:要使其他人明白到自閉症人士有截然不同的意識思維,


以致他們有不同需要,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譬如說:校內設置「小洞穴」之建議。


我懷疑主流學校是否會接納,


由於他們多會認為這樣做徒令自閉症兒童「更自閉」,


甚至脫離與人關係。


儘管這樣,

我不認為「是否令自閉症人士有較強社交能力」

這回事那般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怎樣以他們的需要發展其(特殊)意識,

讓他們成長,過著有用和有意義的人生。




當我和教師及家長分享時,他們很熱衷於認識我的經驗,

我常談及個人一些粗疏的表層需要。

然而,我更渴望他們可以深入探索表層下的深度需要。



































表層需要 深層需要
易於辨識臉孔與名字:一本附有老師和同學名字的照片簿 小圈子交往:我只需要每班只得5-7位朋友,人數太多使我吃不消。
受到保護不被欺淩:向我解釋各種各樣欺淩方式;使出有用的策略以得到幾位朋友幫助下免受欺淩;轉校—制止欺淩者之技倆變本加厲。 私人空間:有私人空間和時間,不受干擾去進行自己想做的事。
不用作團隊計畫:我通常可以自己獨力完成整隊人的所有任務。與人合作只會加添該計畫的麻煩,且降低我的功課所得分數。 擁有權:我想擁有自己的成就,無須受別人干預或被迫接受別人一些低劣的作業與自己的功課拼湊一起。
發展自己天賦:自由去選擇我想學習的東西,長大後,抉擇我可以作的事。 運用天賦:有機會代表學校參賽或出席重要場合
指示明確:我希望老師能夠詳細用紙筆列出每一件我要做的事,或注意事項,而不是間歇性給予一些口頭指示。 策略計畫:對我解釋清楚為何閱讀學科或辦學校分配的事。
親密戰友:有些可以接納我、和我交談一些共同興趣的人。 兩三知己:我願能與2-3知己一同探索和嘗試新事物。





我相信「深層需要」才是學校應該關注的事。

事實上,這些需要影響著自閉症及非自閉症學童。

我認為全世界的教育制度必須革新以應更「深層」的問題。

假如我有機會設計一所學校,

你肯定看到這間學校一定不像我曾經入讀、或今天所見的學校那樣。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自閉症的謬誤 – 心智解讀理論





作者:陳毅雄



自閉症專業人士對於心智解讀理論確信不疑,



我更關注人們從中所作的推論,



就如對「深夜小狗神秘習題」書中所引申的一樣有所保留。




「心智解讀理論的見解是:



許多自閉症人士不明白其他人各有自己的計劃、思考和觀點。



還有,自閉症人士亦有困難去領會別人的信念、態度和情緒。」



奇妙的是:自閉症人士有困難去了解其他人會不曉得某事情。




特別是那些高能力的,



當他們問別人一些問題而對方不懂時,便會感到氣惱。



由於不理解別人與他們想法不同,



許多自閉症人士有困難與人交往和溝通;



那就是說,



他們可能無法預料別人在不同場合所說的話和行徑。




此外,他們或會不曉得其同學朋輩也有思想和感情的;



以致在別人眼中他們彷彿很自我,古怪和漠不關心。



最關鍵的問題是:



人們如何教導自閉症者去認識及了解他人的思想和感受呢?



(引述:http://www.autism.org/mind.html







若我能改寫上文,我會這般說:



自閉症人士把別人當作他們的複製品(另一個自己),


因為他們沒有一個貫徹獨立的自我,


因此,他們直覺地以為別人所感覺、所想、所知、


所感受的、以及所行的都與他們無異。


即使他們的意識層面明白到存在不同自我,


或能解釋自我的觀念,他們下意識地以為別人和他們一樣;


每遇到與別人不同意見情況下,他們不禁大為氣憤,


對別人的「不合理」而感到沮喪,


於是經常反駁說:


「怎麼他們竟看不到這明顯不過的道理?」




自閉症人士的自我是支離破碎的:


他的身體、情感、意志和智力不能一起共事。


缺乏貫徹性的自我,只有智力能盡其發展,


結果是自閉症人士與非自閉症者的意識大相逕庭,


於是容易導致彼此之間的誤會。


既欠缺一個整全的自我為基礎,

也不能形成個人歷史背景這種觀念,


於是無法從過去經驗汲取經驗,


用以引引申至別人的行為、意向和反應之上。


於是,自閉症人士 就難以理解別人,


當他無法啟動與生俱來的社交和身體本能的時候,


日常生活小節都會構成沉重的壓力和挑戰,


只能憑智力作出有意識之處理。




整全的自我是提供社交本能來運作的基礎,


使人得以作出主動、適切和愉快的社交行為。


問題的關鍵是:


我們如何幫助自閉症人士發展一個整全的自我,


讓他們的本能得以自動浮現出來?



我稱之為「自我理論



「心智解讀理論」



認為我們應該集中研究外在關係,



而不是「自我」之內在發展,



我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像電腦程式運作一般,



自閉症兒童能夠學到社交技巧,雖不明所以,



但依指示而行,與人結交只是一項重擔,而非一種樂趣。



缺乏本能的指引,他們只憑著習 慣及(有限度)的經驗行事,



由於掌握不了陌生的情況,他們寧可逃避(那些處境)。



既欠缺享受生活經驗的能力,



他們只好坐困愁城,過著沮喪的生活。



我但願可以提供一個對自閉症更全面的認識。




或許有一天,



有人能夠找出更有效的方法幫助自閉症人士發展其本能,



讓第三世界的人們都能承擔(治療費用)。



目前,我只能用自己的個別事例來說明這般可行性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教出有正向力量的孩子




文╱周玉筍(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志工發展部主任)  


        根據目前正向心理學的研究:


童年「正向情緒」的資源會是他成年後,


遭遇挫折時可吃的老本。






儲存快樂的能量


一 個人在快樂的時候,


他的思想有創造力,視野會變寬,行為也會變得有探索性。


這個變寬、變廣的過程,增加了他的資源,


使他面對挑戰時,贏的機率也變大;


而這樣的結果又增強了他的正向情緒、擴大他的視野。





於是,一種向上盤旋的正向成長歷程就這樣發生。


所以,心理學家賽利格曼(Seligman)


提倡―教養孩子要鼓勵他的正向情緒,


使他早早開始向上的歷程,以達到更多的正向情緒。


當一個人的思考是樂觀、祥和、感激、快樂時,


腦中的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會作用,


而另一套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不但不會作用,還被抑制住。


相反的,當一個人心中充滿了仇恨、悲傷、沮喪、恐懼、妒嫉時,


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會被激發而作用,


同時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也被完全抑制住了。






關心孩子的長處



  賽利格曼(Seligman)認為


對待孩子的正向情緒要像對待負向情緒一樣嚴肅,


對待他的長處要像對待他的短處一樣關心。


增廣孩子的正向情緒並建構孩子智慧、身體及社會的資源,


使他長大後可以提取使用。





因此,做父母最快樂的事,


應該是建構孩子的正向情緒和人格特質,


而不是去化解他的負面情緒,消除負面的人格特質。







        這樣的研究提供我們管教上兩個很好的思考:



      第一、我們平時常常對孩子說什麼話:


我們常說孩子的缺點或優點?強調孩子的正向特質或負面特質?


提醒孩子「做到的」或是「沒做到的」


鼓勵孩子對家人、家庭的「貢獻」


或是責罵孩子製造的「困擾、麻煩」?


我 們是常說「鼓勵」的話或「消滅孩子志氣」的話?





話如同種子,簡單的幾句話,也許不算什麼,


但卻已在他們心中埋下,慢慢增長結出果子,


造就出如此的孩子,更成為孩子邁向美好前程的助力或阻力。





我們只要試想,蘋果的種子不會長成香蕉,就可以明白話語充滿力量。


這也正驗證所謂的「比馬龍效應」





你用什麼眼光看孩子,孩子便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的態度正讓孩子學習是用積極的或是用消極的方式


對待自己和別人-是正向、自信或自卑、無助;


是喜悅、樂觀,與人和諧或是


害怕、焦慮、不安,躲進自我的世界。






        第二、我們面對孩子犯錯或失敗時的態度:


我們是 正面教導,讓孩子有步驟再次經歷可以做到的成功,


對自己重燃希望;


或是負面的斥責及嘮叨,重挫孩子的信心,


徒增孩子對自我的絕望,


讓彼此陷入負向的關係及 絕望的情緒中。





記得有一天,孩子違反我們的規則─不可拿石頭丟魚池中的魚。


這個提醒,讓我決定用正向思考面對這個問題-


首先,我要將「不要」變成「要」,若我不要他們再次丟魚,


他們需要什麼學習及步驟。


再則,我確定教導的方向並強化他們勇於面對錯誤的能力





三則,我要肯定他們過去可以控制不丟魚的成功經驗


最後,和孩子一起找出可以不再丟魚的方法及步驟。





因此,我用正向的話語開場:


「謝謝叔叔叔伯伯阿姨,讓我們有一次重新學習的機會。


他們告訴我,有人 拿石頭丟魚。」


我希望建立正向環境,促進孩子勇於面對問題的氣氛。


然我的話尚未結束,就已聽見此起彼落相互的指摘聲。





我深呼吸,決定不陷入負向情緒,


試圖從負面的行為中,


看見孩子正面的意圖-於是,我自然說:


「你們都說是別人丟的,就表示你們都有是非標準,


知道這件事不對,且希望自己沒有做。


那我們就現在 一起來做對的事。」





接下來,


我們一起討論可以再次做到不丟魚的步驟及方法,


也確定挑戰成功時的慶祝方式。


一週後,我得知孩子們確實不再丟魚,立即給予肯定,


增進他們的正向特質-例如:


知錯能改的勇氣與能力、尊重生命,


建造一個充滿愛生命的環境、願意被教導等。






 經過這次,我確實體會我們可以選擇用正向思考面對問題,


造就一個有方法、有能力的孩子;


或用負向的恐嚇、斥責、警告面對孩子,


形塑一個被動、消極的生命。





這樣說來,如何教出有「正向力量」的孩子,


將是我們在教養上刻不容緩的事。


尤其,在這充滿負向衝擊的環境。





相信,一個擁有正向情緒、常保正向思考、


發揮正向特質,


自信又樂觀孩子,將是你我共同的期待。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建立親子間信任感




文/林桂如

在近期例行的早療課程中,上課甫進行到一半,

小明隨即吵著牙齒痛,

媽媽認為這是他不想上課的藉口,

嚴肅的請他忍耐,並要求他繼續專心上課。



稚小的他,小手拿著冰塊冰敷臉頰,直到小臉凍紅。

然而冰塊再冰,

似乎無法冰鎮住需要信任與撫慰的稚小心靈。



曾幾何時,我們以制式的眼光看待孩子不同的需求,

將孩子不配合的行為,

一律歸類為逃避的「花招」,

並以「孩子是放大疼痛、下課就好了」

的理由來合理化自身的冷漠;

課堂上該有的規範與堅持,

又怎會成為阻擋孩子誠實表達需求的盾甲?



在斷然拒絕孩子的要求之前,大人們應試著相信孩子。

倘若我們不曾嘗試相信孩子說的話,

那麼,日後我們又該怎樣教導孩子信任他人?



在信任與懷疑之間的抉擇,

考驗每位為人父母、師長的智慧。


親子之間的信任,往往可以從生活小事中建立,

例如:整理衣物、幫忙澆花。



許多家有身心障礙孩子的家庭,

父母或家人多半會為他代勞生活中的大小事,

然而,身心障礙孩子也有模仿和喜歡動手的興趣,

家長其實可以試著「信任」孩子的能力,

陪伴孩子共同完成簡單的家事工作,

建立孩子的信心、責任感與成功的經驗。



在早期療育的服務過程中,

特別重視建立家庭與專業人員間信任的夥伴關係,

強調透過良性溝通、相互尊重、對等與信任,

建立高品質的療育服務。

然而,身為實務工作者的我,卻也殷切期待:

這樣的信任感也能在早期親子關係中萌芽、茁壯。

學習重思考而非記憶/ 洪蘭  



最近陪一個晚輩去相親,吃完飯送女方回家時,

看到她讀小四的姪兒在客廳沙發上讀大英百科全書。


每個人都嘖嘖稱奇,


他媽媽非常驕傲的指著一排三十多本的精裝書說:


「已經讀到字母C了。」


大家都誇獎這孩子,


說回去也要叫自己的小孩念百科全書。


 


我聽了卻很不以為然,因為這不是有效的學習方法,


就像我們小時候用背字典的方法來學英文一樣,效果並不好。


學英文必須從英文書的文章脈絡之間去了解字的意義與用法,


背字典是單純的「fact」,沒有架構,


背了不知該往哪裡放也是枉然。


 


百科是用來查資料的,它是按字母編排的零碎事實,


孩子可以背得一百萬個事實,使他上電視贏得有獎徵答,


但是它不會擴大孩子的視野或增加更多能力去解決真正的 問題。


一個事實要對孩子有意義,


必須先把它消化,找到它和別的事實之間的關係,


在原有的知識架構中將它定位,這個知識才是他的,


他的知識面才會擴大,才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美國自學成功的電腦界奇葩--


詹姆士.巴哈(James Bach) 就說:


「教育不是一堆事實的總和,


也不是求學的年數,更不是標準答案,


它是從你所學的東西中脫穎而出的『你』。


教育就是我們本身,不是可以反哺出來的東 西。」


這段話很值得我們深思,我們現在都錯認了教育的目的,


把背誦一堆事實、考試得高分當做教育成功;


其實教育是變化氣質,


一個有受過教育的人風度會不一 樣,文質彬彬。


 


詹姆士.巴哈以一個高中未畢業、20歲小夥子的身分,


進入蘋果電腦公司做到軟體測試部的經理,


讓底下一群學歷比他高的碩士和博士都服氣,


的確有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


他說為什麼他自學的效果比學校教的好,


因為他的自學進度表有機動性,


隨時因為心中想讀而去讀。


 


他 讀的是自己心智安排的順序,而不是別人安排的知識順序。


換句話說,他有求知慾,讀的是自己想讀的,


所以他學習的動機比別人強、效果比別人好。


他學習的方法 也跟一般學校教的不同,他強調思考。


每次想到一個點子時,他就問自己這個想法的例子有哪些?


有其他的想法跟它一樣嗎?我如何學習到這個想法的細節?


他把這 個方法應用到每一個新的、未曾接觸的東西上,


因為知識會吸引知識,


不知不覺就形成他錯綜複雜、連接緊密的知識面。


這個方法最大的好處是,這是一個可以活用 的知識網。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


是不是我們的教育一開始就重視事實的記憶,


忽略了思考的方法,


以至於所有時間花在記憶上,


沒有時間去把學習的知識組織成一個有用的網呢?